作者:汤拥华
长篇小说《红恋》反映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党在上海的地下斗争。小说从一场官匪勾结的绑架案开始,渐次展开女主人公从千金小姐到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作者尤其善于描写紧张、危险的行动,侦查、接头、追捕、刺杀种种,既有很强的悬疑性,又有饱满的现场感。
作者邹平是优秀的评论家,早年《阅读女人》《阅读男人》《人性的暗月亮》等书,都是才情丰沛之作。其文学评论最大的好处,是读得懂人,既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善于体察其生存境遇,更能够以精准的概念工具,使文学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情理相生、层层递进的阐释结构。笔锋所至,人情的热烈与凉薄,人性的光亮与阴暗,人生的冲突与和解,无不纲举目张,毕现人前。
当然,一个善于分析人物的评论家,未必就是善于创造人物的作家。很多作家会拒绝解释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因为觉得不可能同时做好两件事:创造这个人物和解释这个人物。这倒不只是因为一个人很难同时具备两种才能,更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两件正好相反的事:当我们解释一个人物时,是希望将其整体的人格分解为一系列因果关系;而当我们创造一个人物时,几乎是在创造秘密本身——要想一个人物让读者着迷,先要让他/她自身成为一个谜。
虽然相反的事往往相成,但所谓“叩其两端而竭焉”,当然不会太容易。小说的主角尤其难写,虽然自带光环,却也可能“灯下黑”。由于小说的叙述多以主角为主导视角,叙述者可以自由出入人物内心,于是格外在意如何做到复杂而合理,以求刻画的深度,结果往往过犹不及,导致观念先行,生气减损。
如果将此矛盾状况作为“问题意识”,带入对《红恋》的阅读,我们或许能够有一番特别的体会。
小说第一句话“人生常常因为一个意外的发生而改变它的原有轨迹……”,貌似平常,实则是叙事的双重伏笔。一重当然是对女主人公人生的预叙,另一重则更为隐晦,是一种互文性的指涉。小说情节开始不久,就出现了一个西方名著的读书会,这是天强用来团结和发动进步学生的民间组织,女主人公陈慧梅也在其中。学生们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而后者开头的第一句话人尽皆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接下来就是“奥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
慧梅的家庭本来富裕而安稳,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绑架事件而陷入混乱,这是开启全书情节的第一个冲突。作者所读之书与作者所写之书、书中之人物与人物所读之书所形成的镜像关系,一直作为隐匿的因素,参与到叙事的进程之中。
慧梅本是天真单纯、热情率性的富家小姐,经过血与火的考验,一步步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与安娜形象差异极大,人生历程更是相去霄壤,但在邹平教授笔下,两人可以被带向同一个问题,即理智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何谓理智,何谓情感,绝非一望可知,往往当主人公被认为身陷激情的漩涡中时,这旋涡的中心却是理智。在作者看来,这意味着需要突破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言:“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揉入了意识流、心理现实主义、新小说、悬疑类型小说、试验性叙述语言等多种手法,意在尝试对红色题材文学创作进行创新,努力写出有血有肉的、能为现在年轻人接受的、真实感人的英雄。”这一说明既适用于女主人公,也适用于其他几位主要人物。现代主义叙事手法的引入使人物显得非常文艺范儿,但仍然真实可信,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文艺范儿使他们更为可信。所谓“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与其说是“典型”,不如说是“出位”,革命中成长的年轻人,其成长既是跃进性的,也是发散性的,他们的真诚或许基于单纯,其表现却是复杂的。
而“现在年轻人”所能接受的英雄,正是具有基本的复杂性的英雄。此种复杂性还并不就是善恶、正邪的混杂,更是对“套路”的警惕,说得更透彻些,是一种分析的自觉性。让我们觉得真实的人物,其实是自带“分析性距离”的,作者在描写他们,又是在分析他们,与其说是为了说透这个人物“究竟是怎样”,毋宁说为了展现人物“还可以怎样”。所以这分析并不总是借助于大段的议论展开内心交战,有时不过是紧张推进的情节中一个出神的片刻,一段热烈的意识流(比方慧梅照顾受伤的韩天强时,那一段思想的信马由缰),或者一段突如其来的温柔表白,似乎“不在点上”,却能够融会出位的理智与出位的情感,赋予人物以加倍的生动。
小说书名“红恋”,可以视为向“革命加恋爱”的左翼文学传统致敬。传统的“革命加恋爱”的小说全力应对小资产阶级的“小我”与无产阶级的“大我”之间的矛盾,此类矛盾在这部小说中也有表现。但在此之外,我们更要留心“文学之我”与“现实之我”的离合。
表面看来,这是一部非常“掉书袋”的小说,其中不仅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还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雨果的《九三年》,更有莎士比亚、波德莱尔以及李白、杜甫、韦庄等等,给人物平添一种知识分子气质。但这绝不只是作为人物身份的佐证,更挑起了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每当这些作家作品在叙述中出现时,我们都能意识到它们是“被阅读”的,也就是说,它们之所以被提及,是因为被赋予了理性阐释的可能性。而此可能性反过来又成为一种情感难题,因为它们很少提供行事的指引,更多的时候是增强人物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并且制造更多的纠结。
小说中常有文人气的场景,却并非为了显示文雅,而是要制造“复义”。此种“复义”既契合男女间捉摸不定的情感,又指向革命叙事另一种可能性。革命叙事主题明确、是非判然,主要人物容易扁平,为此需要在性格的丰富性上多做文章;但如果我们在叙述中置入一个现代主义的棱镜,则不难意识到,革命者并不生活在单一的革命叙事中。重要的不是以文学为革命者增加私人生活的场景,而是以文学的复义形成一种叙事的逻辑。讲述革命者的故事,在革命叙事那传奇性的环环相扣之外,更有文学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虚实相应和触类旁通。当此逻辑以无厚入有间,渗透进“关键冲突”“典型人物”的各个空隙时,我们或许能够建立起一种多元多层甚至拓扑式的叙事结构。
与一部作品对话,既要看到作者擅长做的事情,也要看到作者想做的事情。《红恋》的作者最想做的事情仍然是理解人物,他以自己读文学的心得作为理解人物的凭借,这是他使人物既能被懂得,又能被保留在秘密中的方式。
不妨将此逻辑与《阅读女人》中所谓“叙述性批评”对照来看,后者的意思是:“将批评融入叙述对象之中,是用批评者的观点重新对批评对象作出叙述,因而批评借助于叙述这一手段并存在于叙述对象的选择、组合和叙述态度上。”“叙述性批评的人物并不在复制原有的人物和故事,而是要以批评性叙述去创造一个新的人物和故事,却又与原有的人物和故事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不妨说,有“叙述性批评”,就有“批评性叙述”。同一个作者,既以敏锐的道德感受力和审美感受力为小说撰写解读的文字,又在小说创作中不动声色地放入对其它小说的解读,这同样是理智与情感的变奏。相较于传统现实主义叙事模式下的生活,它多出了一重“感伤”,却也另建了一重“素朴”,它是在解谜的快乐中守住了文学的天真。
能够以批评与创作两支笔同时写作、让叙述自由地在感性、知性和理性间转换的人,毕竟得天独厚,虽然有时不免左右手互搏,影响到叙述风格的整一,但也有更多机会在形象的增殖与反照中,感受到文学别样的波澜壮阔。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来源: 文汇报
#娱乐圈考古记#
2014年是两人分开十一年后再次复合,此时45岁的王菲和34岁的谢霆锋终于重头再来,不过之后两人慢慢比之前低调了太多,几乎没有什么合体的照片,大多数正脸合照还得靠网友p图。只不过两人太低调了总被媒体说两人已经分手,再加上两人一直没结婚,关于他俩的传闻可谓是天花乱坠,各色各样。
复合后两人也是各忙各的,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大陆,几乎没有合体出现过。不过两人还是重新戴上了情侣手镯,看来两人都是好好地保存了很久。
2014年9月21日,谢霆锋和王菲复合后,谢霆锋出席奥迪的活动,在活动现场首先演唱了一首《锋味》,并且全程都面带笑意,看起来心情不错。后来又被迪奥老总在致谢环节调侃:谢谢霆锋,这两天这么忙还赶过来。谢霆锋当即就开始害羞,一连串的动作,摸鼻子,弯腰。众所周知谢霆锋和王菲是9月20日公开复合的,大家都懂其中的含义。当晚,谢霆锋的妹妹谢婷婷出席活动,被问到谢霆锋王菲复合的问题,谢婷婷讲特别想送王菲圣诞礼物,虽然还没见过王菲不知道她会喜欢什么,但是送手链应该会有意思,并且期待就见到王菲,希望能全家一起过圣诞节。当被问到什么时候改口叫嫂子时,她讲:还不急,怕吓到王菲。
王菲给谢霆锋备注nic-king
在谢霆锋透露自己会念佛经之后,小s连问:你们会在家里念佛经跟做菜吗。
谢霆锋又用金句“去你的~”来问答。
之后谢霆锋又讲自己已经改过不洗头的坏毛病了,小s问:是怕对方闻到会吓到吗。
谢霆锋还是笑着回答“去你的~”。
小s问:可是你怎么会心动了之后分开还会心动呢?
谢霆锋仍是笑着回答“去你的~”
接着小s试探能问第二次心动是什么感觉
谢霆锋决绝的说:“不能,多余了”。
谢霆锋表示自己可以连续两个礼拜不出门在家研究菜品,小s接话:对方会不会说霆锋你做得真好,我爱你。
谢霆锋立马脱口而出“我不回答你关于阿菲的问题了”
7月8日,有网友在去往成都的飞机上偶遇谢霆锋和王菲,并且爆料王菲和谢霆锋在飞机上一直手牵着手。甚至还有网友在飞机上要到了两人的签名,两人的合体同框照片全靠网友偶遇以及大家的p图。谢霆锋
王菲
另一网友要到的签名
12月30日,《锋味》播出小s参加的一期。小s和谢霆锋聊到比较open的话题,谢霆锋表示仔细洗澡时王菲可以看。但最后再次出现“去你的”金句。在《中国好声音》和《锋味》的节目中,有很多明星嘉宾都会用王菲调侃谢霆锋,而谢霆锋表现的就像刚开始恋爱的人一样害羞,他越是这样别人就越爱逗他。容祖儿可以算的上最喜欢调侃谢霆锋的,甚至还曾叫过王菲嫂子。谢霆锋和王菲现在越来越低调,两人的同框几乎只能靠网友偶遇。
文章就写到这里结束了,但是锋菲恋还在继续。
相关问答
可能受小时候看电视剧的影响,像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我一直以来都对女扮男装梗情有独钟。特别喜欢那种男主爱上了女主,但一直纠结自己喜欢的是男...
推荐几本非常好看的都市小说,希望喜欢,可以点击“+”哦1《美食供应商》简介:会做菜的猫简介:在遥远的东方,存在着一个数次拒绝了米其林三星评价的奇怪小店...1...
在许某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被公之于众后,作为许某的前妻的官女士有何感想呢?是不是庆幸多亏当年离了婚,否则自己有可能成为那个被害者,至于有没有感到后怕,应该...
结婚前和男闺蜜的最后一次放纵,让我永远将之埋藏在内心最深处。下面就来讲述这断和男闺蜜滚床单的故事吧!男闺蜜是一个单位的同事,据他说第一次见我,阳光下的...
在现代人看来历史上会有亲姐妹嫁给一个男人确实很别扭,毕竟一女共侍二夫已经是畸形婚姻,倘若两个亲姐妹共同侍奉一个男人确实让外人感觉难以接受。然而这只是...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一个故事。上个世纪90年代末,1998年10月31日河北省隆尧石膏矿不幸发生重大矿难。当时有6名作业青壮年矿工,都被深埋于矿井下。矿难...
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偷偷的告诉大家,我就经历过师生恋。那是在大学期间,我上了一门选修课,老师讲的是有关经济学的知识,她的年龄看起来比当时20来岁的我大不...
1、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2、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留别妻》3、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九歌·湘...
2007年12月21日下午6点左右,家住抚州的罗坤华和赵合娟夫妇干完农活回家,却没有发现自家的女儿罗新巧。像往常的时候,10岁的罗新巧这个点都是坐在电视机前看电...
谢谢邀请。1.贤者之爱(美少年养成)家境优渥的13岁女孩真由子暗恋着立志成为作家的青年泽村谅一,某日隔壁搬来了新邻居朝仓百合一家,真由子迅速与年龄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