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豳风·东山

东山全文 诗经·国风·豳风·东山

我徂(cú)东山,慆(tāo)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méng)。

我东曰(yuè·)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cháng)衣,勿士行(háng)枚。

蜎(juān)蜎者蠋(zhù·),烝(zhēng)在桑野(sǔ)。

敦(duī)彼独(dù·)宿,亦在车(jū)下(hǔ)。

我徂(cú)东山,慆(tāo)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luǒ)之实(shì·),亦施(yì)于宇。

伊威在室,蠨(xiāo)蛸(shāo)在户(hǔ)。

町(tǐng)畽(tuǎn)鹿场,熠(yì)耀(yào)宵行(háng)。

不可畏(wēi)也,伊可怀(huí)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guàn)鸣于垤(dì),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zhì),我征聿(yù)至。

有敦(duī)瓜苦,烝在栗(lì)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nín)。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gēng)于飞,熠(yì)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bò·)其马(mǔ)。

亲结(jiè·)其缡(lí),九十(shì·)其仪。

其新孔嘉(jī),其旧如之何(xī)?

东山全文 诗经·国风·豳风·东山

注解:

1、徂:(cú促)《尔雅》:“徂,往也。”这里用为前往之意。

《书·大禹谟》:“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书·胤征》:“胤后承王命徂征。”

《诗·卫风·氓》:“自我徂尔。”

《诗·小雅·车攻》:“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

2.慆:(tāo掏)杜预注:“慆,藏也。”孔颖达疏:“杜以为藏,当读如弓韬之韬,言以音乐乐身,埋藏忧愁于乐中。”这里用为隐藏、掩饰之意。

《晏子春秋卷四·内篇问下》:“而君日不悛,以乐慆忧。”

《左传·昭公三年》:“君日不悛,以乐慆忧。”

3.士:(shì示)古通“仕”。这里用为仕途、做官之意。

《荀子·大略》:“古者匹夫五十而士。”

《韩非子·五蠹》:“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风俗通义·穷通》:“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士。”

4.枚:(méi煤)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

《北史》:“军士衔枚,夜登芒山,未明击之。”这里代指战争之意。

5.蜎:(juān)形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之意。

《文子·道德》:“蜎飞蠕动,莫不亲爱。”

《鬼谷子·揣篇》:“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

6.蠋:(入声字)即毛虫。蝴蝶或蛾子的伸长状幼虫。色青,形似蚕,大如手指。

《管子·水地》:“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

《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

成玄英疏:“蠋者,豆中大青虫。”

7.烝:(zhēng真)《尔雅·释诂下》:“烝,众也。”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

《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向蹄,烝涉波矣。”

《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管子·轻重甲》:“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

8.敦:(古音duī)古代食器。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这里用为“圆”之意。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

9.宿:(sù素)《增韵·屋韵》:“宿,安也。”这里用为安心、安于之意。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业,其物乃至。”

《荀子·王霸》:“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

10.臝:(luǒ)裸)古同“裸”。这里用指植物外面没有毛、羽、鳞、甲或其它东西包裹的之意。

《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

11.施:(yì古音)朱熹:羊歧反。这里用为设置、安放之意。

隋书˙卷四十˙宇文恺传:「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滇游日记十一:「水分两派来,一东南,一西北,俱成悬流,桥不复能施。」

12.宇:(yǔ雨)这里用为房屋之意。

《书·五子之歌》:“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诗·豳风·七月》:“八月在宇。”

《诗·大雅·桑柔》:“忧心慇慇,念我土宇。”

《楚辞·招魂》:“高堂邃宇。”

《国语·周语》:“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

13.伊威:(yī医wēi微)一名鼠妇,俗称地鳖虫。

14.蟏蛸:(xiāo)(shāo)一种蜘蛛。身体细长,脚很长。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通称“喜蛛”或“蟏子”,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

15.垤:《方言》十一:“蚍蜉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这里用为小土堆之意。

《孟子·公孙丑上》:“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飞鸟,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类也。”

《荀子·宥坐》:“如垤而进,吾与之。”

《韩非子·奸劫弑臣》:“夫世愚学之人比有术之士也,犹蚁垤之比大陵也。”

16.穹:(qióng穷)《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这里用为窟窿之意。

17.窒:(zhi滞)这里用为堵塞,不通畅之意。

毛传:“窒,塞也。”

《尔雅·释言》:“窒,塞也。”

《易·讼·辞》:“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瑾户。”

《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

成玄英疏:“窒,塞也。”《集韵·屑韵》:“窒,塞穴也。”

18.聿:(yu玉)这里用为迅速之意。

《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孟子·梁惠王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19.仓庚:(cāng苍gēng耕)即黄莺鸟。

《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诗·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20.归:(guī龟)《说文》:“归,女嫁也。”这里是为女子出嫁之意。

《礼记·礼运》:“女有归。”

《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21.皇:(huáng黄)古通“惶”。这里用为徘徊迟疑之意。

《书·秦誓》:“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

《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

《吕氏春秋·先己》:“督听则奸塞不皇。”

俞樾平议:“皇读为惶,谓奸邪闭塞不至惶惑也。”

22.驳:(bò·入声字)这里用为马匹毛色不纯之意。

《易·说卦》:“为驳马。”

《说文》:“驳,马色不纯也。”

《汉书·梅福传》:“白黑杂合谓之驳。”

23.缡:(lí离)古时妇女系在身前的大佩巾。

24.孔:(kǒng恐)《玉篇·乙部》:“孔,嘉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书·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

《诗·秦风·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老子·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25.嘉:(jī叶音)这里用为欢娱、欢乐之意

【爾雅·釋詁】嘉,美也。

郑玄注:“嘉,乐也。”

《易·遁·九五》:“嘉遁,贞,吉。”

《诗·大雅·抑》:“辟尔为德,俾臧俾嘉。”

《礼记·礼运》:“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

北周庾信《归田》:“务农勤九谷,归来嘉一尘。”

东山全文 诗经·国风·豳风·东山

今解:

我前往东方山上,掩饰隐藏而不归。

如今我自东方来,零乱细雨多迷蒙。

我说要向东归去,我的心在西方悲。

缝制普通新衣裳,不是当官去打仗。

屈曲蠕动象青虫,众多聚桑野上。

卷成一团独心安,大车之下挡风霜。

我前往东方山上,掩饰隐藏而不归。

如今我自东方来,零乱细雨多迷蒙。

裸露的瓜果捧在手,安放在那房屋中。

地鳖屋中四处爬,蜘蛛织网在户中。

宅旁田地成鹿苑,黑夜萤光闪闪亮。

田地虽荒虽可怕,可我更是怀念它。

我前往东方山上,掩饰隐藏而不归。

如今我自东方来,零乱细雨多迷蒙。

鹳雀飞上土丘叫,妇人叹息在家中。

清扫房屋堵鼠洞,我的征骑将速归。

有那圆圆的瓜儿苦,众多的在恐惧那薪柴。

自从我们不相见,至今已有三年整。

我前往东方山上,掩饰隐藏而不归。

如今我自东方来,零乱细雨多迷蒙。

黄莺鸟儿到处飞,鲜艳闪耀其羽翅。

这位女子来出嫁,徘徊迟疑杂色马。

自己亲手结佩巾,多多练习那礼仪。

新婚美好且欢乐,旧妻在家又怎么办?

东山全文 诗经·国风·豳风·东山

诗经正名:东山

东山全文 诗经·国风·豳风·东山

东山

作者:尹吉甫

【作品解析】

本文与《破斧》为尹吉甫复《七月》、《鸱鸮》之作,当于尹氏返镐京后成文。诸家均将其与《破斧》联系,认为是以周公东征为背景。如此说倒不为过,关键此周公非彼周公,而是宣王世的周公;写作主旨亦非歌颂周公,而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以及久征不归的愧疚之情。文中出现重要的时间线索:“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说明这次东征持续了三个年头。说到这,不得不提及“史密簋”铭文:“卢、虎会杞夷、舟夷,雚,不折,广伐东国。”这“卢”若所料不差,便是周公,当名姬卢,而“虎”则是召伯虎。说的是两人同时伐杞夷和舟夷,获胜后不收兵,广泛征伐东方国家。正因“广伐东国”,才使东征持续三个年头,才令尹吉甫“慆慆不归”。此外,本文所言:“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若通读了本人对“齐风”、“魏风”的解析,便明白作者何出此言了。

【全文译注】

我徂 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 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前往东山,久久不回来。我从东边回来,雨下得那样迷茫。我在东面说回来,我心为西面悲伤。制备那常服,不再从事争战。蠕动的毛虫,在桑田里烘烤。用独自休息厚待他,不过在车下面(睡眠)。

注:

,往,到。东山 ,当指泰山。诸本解为蒙山,不从。慆(tāo)慆 ,通“滔滔”,久久,时间多逝。零雨 ,下雨。 ,迷茫。西悲 ,为西边悲伤,宾语前置。 ,制备。裳衣 ,常服。裳,通“常”。 ,义同“事”,从事。行枚 ,行军时军人口衔的筷状禁声戒具,这里指代战争。蜎(yuān)蜎 ,软体动物蠕动貌。蠋(zhú) ,毛虫,借指参战的兵卒。 ,烘烤。敦彼独宿 ,“敦彼以独宿”省略句,以独自休息厚待他。敦,厚,厚待;彼,他,作者自指。 ,不过,仅仅。后四句是回忆战争期间的艰苦。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燿 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前往东山,久久不回来。我从东边回来,雨下得那样迷茫。瓜蒌结实的时候,也蔓延到房檐下。潮湿虫在室内,喜蜘蛛在屋里。田埂空地和小道,闪烁的萤火虫。不是值得害怕,是值得怀念!

注:

果臝(luǒ)之实 ,瓜蒌结果实时。果臝,葫芦科植物,又名瓜蒌;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实,结实。施(yì) ,蔓延。伊威 ,潮湿虫。蠨蛸(xiāoshāo) ,一种足长体小的蜘蛛,俗称喜蛛。町疃(tǐngtuǎn)鹿场(cháng), 田埂空地和小道。町,田界,田埂;畽,田舍旁空地;鹿场,小道,“鹿”,小也,如“鹿车”;“场”,道也。熠燿 ,闪烁貌。熠,闪烁;耀,发光。宵行 ,萤火虫。 ,值得。 ,是。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 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前往东山,久久不回来。我从东边回来,雨下得那样迷茫。鹳在小丘上鸣叫,妇人在家中叹息。洒扫清理房屋吧,我出征彻底到来。反复炖的瓜苦,在栗柴上烘烤。从我不露面,到现在三年了。

注:

,水鸟名,这里以鹳自比,鹳本居于水泽,却立于土丘上鸣叫,以喻远离故土之悲。垤(dié) ,小土丘。穹窒 ,清理屋中的堆积物。 ,出征,征伐。 ,完全,彻底,详见《唐风.蟋蟀》。有敦(yòudùn)瓜苦 ,反复炖的瓜苦。有,同“又”,一再,反复;敦,通“燉”,同“炖”。以反复炖的瓜喻妻子,言其一再经受煎熬。 ,烘烤。栗薪 ,栗木的柴禾,这里谐音“栗辛”,指惊恐和痛苦。不见(xiàn) ,不出现,不露面。见,同“现”,出现。于今 ,至今。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 于飞,熠耀其羽。之子 于归,皇驳其马。亲 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 如之何?

我前往东山,久久不回来。我从东边回来,雨下得那样迷茫。黄莺飞翔时,那羽毛闪烁发光。这个人出嫁时,给那马披红挂彩。母亲系上她的佩巾,经过诸多仪程。她刚出嫁时很美,她出嫁已久怎么样?

注:

仓庚 ,黄莺。于飞 ,飞翔时。于,在,表示动作进行中。熠耀 ,闪烁光芒。之子 ,这个人。之,这;子,人的通称。于归 ,出嫁时。归,嫁。皇驳 ,使辉煌多彩,指给马披红挂彩。皇,同“煌”,辉煌;驳,颜色错杂,引申为多彩。 ,母亲。结 ,系。缡(lí) ,古代女子襟上系的佩巾。九十 ,言仪程多。 ,新嫁。 ,美好。 ,久,出嫁已久。如之何 ,怎么样。

【古诗今绎】

我往东山长怀悲,数年征战身劳瘁。

今日战罢自东回,老天有感雨霏霏。

我在东边说回归,我为西边心伤悲。

急将常衣来置备,停止征战归心飞。

人如毛虫桑田睡,天热如蒸汗雨挥。

我得独眠算厚对,无非车底将身委。

自打远征赴东山,一别亲人已经年。

今朝取胜得回转,细雨绵绵心怅然。

瓜蒌尚在墙上攀,结了瓜儿挂檐前。

潮虫常在室内现,蟢蛛墙内将网编。

田埂空地小路间,萤似鬼火旷野闪。

非言荒凉令心颤,却道如画使人眷。

远征东山久盘桓,百般思念无得还。

今日返程罢征战,零雨濛濛心寡欢。

丘上独鹳昂首唤,家中少妻低头叹。

归置洒扫快经办,征夫来到家门前。

反复炖煮瓜味苦,栗木为柴火更炎。

一别两地再未见,如今已经达三年。

我往东山久无踪,一去遥遥不相逢。

战事结束幸存命,雨打面庞洗凄容。

黄莺展翅唱欢声,羽映阳光熠熠明。

此女出嫁场面隆,马儿挂彩又披红。

母将佩巾拴系定,诸般礼仪次第成。

当日新娘美不胜,时隔数年今何形?

相关问答

文言文翻译《谢公泛海》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

[最佳回答]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什么意思?如题.还有什么...

[最佳回答]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

东山风雨起苍黄诗全文?

《东山风雨起苍黄》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风雨变幻,暗示社会风云变幻,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唐代诗歌中抒发时局...

漳州东山(东山岛)有什么特产-懂得

东山特产:东山芦笋茶,海鲜干,鲷鱼,墨鱼干,当归鸭面线,碱粽,豆干面粉,东山龙虾,紫菜饼,东山鱼丸,海胆膏,猫仔饭等。东山特产:东山芦笋茶,海鲜干,鲷...

太阳从那个山出,哪个山落。-懂得

东边出来西边落从东山出,从西山落。从山东升起,落于山西太阳出自于东海,落于西山。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全文加对句翻译

原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荣光必照焉.流水值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大地完整歌词-懂得

《大地》歌手:谭晶专辑:《在那东山顶上》走遍天涯路走不出一寸土在你那宽厚的怀抱里蜿蜒着生命的长路江河在传说里流淌草木在风雨中起舞在你丰美的...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哪里?-懂得

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着视野的转换,人们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站在某个时间或空间的高度来看,整个人类也不过地球演...

大地的歌词-懂得

《大地》歌手:谭晶专辑:《在那东山顶上》走遍天涯路走不出一寸土在你那宽厚的怀抱里蜿蜒着生命的长路江河在传说里流淌草木在风雨中起舞在你丰美的...

东山和西山对一块念什么-懂得

一块念东西山啊。应该是王者之风的“王”字,呵呵。是不是“王”字啊这个字是屾读,shēn释义,二山并立,表示稳重,常用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