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从本质上讲是皈依觉、正、净自性三宝 ,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皈依从佛教形式上讲指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宝。
“皈”是回归、回头,“依” 是依靠。皈依就是求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诲,纠正生活当中许多错误的行为,这是正确的皈依动机。
皈依,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师,也不是皈依某一个寺院。
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皈依觉,觉而不迷。没有接受佛陀教导时是“迷而不觉”。从迷惑处回头,依靠觉,这叫“皈依佛”。
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法是对宇宙、人生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一切众生有无量的苦恼,苦恼从什么地方来?对于自己、对于生活环境,不能够明了,于是产生错误的想法、看法,带来许许多多的苦难。佛法教导我们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方法。
皈依僧,僧是“清净、一尘不染、和合”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自性净。妄想是污染、分别是污染、执着是污染,贪瞋痴是最严重的污染,叫三毒!明了事实真相,就会统统放下,不再染着,恢复到身心清净,所以,从一切污染处回头,依清净心,这叫“皈依僧”。
“觉而不迷”,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净而不染”,是“皈依僧”。皈依从本质上讲是皈依觉、正、净自性三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三皈依(注解)
福生无量 天津武清道教
三皈依
志心皈命礼。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注释]
三皈依:即皈依三宝,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宝,必致轮回邪道。颠倒沉迷。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遭之想。故第一皈依道宝常待天尊。第二皈依经宝,得闻正法。第三皈依师宝不落邪见。所谓宝者,自然元一无祖无先常存无灭,济度无穷,应感为三,终始一也。不一由人,人有亿兆,心兆亿行。大品有三,上中下。才悟有迟速,速之与迟,必宗三宝。一曰道宝,二曰经宝,三曰师宝。师宝者,得道人为我师也,经宝者,自然妙文,师所传也。道宝者,无形之形,即太上。是炁冥中精应感,缘时成数,分形数体不可思议。议而思之,得不可得,意何所得,得道真也。真也者,得之不死不生,生死应化不损不劳,保此贵重故号道宝。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壹、什么叫做皈依所谓皈依是归投依靠。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归...
戒为一切佛...“五戒具足,可保人身。五戒若犯,人身不保。要想学佛,必须生生世世保住人身,故五戒为一切佛子所必须受持。”要修十善业。所谓十善业...
(2)称道教中人。(3)文人雅士的自称。(4)梵语的中文意译,梵文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Vaisya...
自带香火水果去,不要任何费用。让小孩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自己说:”皈命顶礼观世音菩萨“。这就算认给观世音菩萨了。孩子的一生,都教导他皈依观世...
非常好,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放生?为什么放生?这个很重要,最好的放生就是不杀生不吃众生血肉,为其他人说放生之功德和利益,这是最好的放生,放生随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