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欢迎关注“考古学了吗”,考的是古,说的是今,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这篇关于摩梭人的文章我发布于2020年8月23日,题目为《想了想,关于摩梭,除了母系、走婚,别的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当时翻了4本专著、20本硕博论文、150篇期刊等资料,花了8个晚上、4天周末的时间来写作。完成后,全文12000余字,对摩梭人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为便于阅读,现将全文拆分,以专题形式发布,每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

五个专题分别为:

专题一 摩梭人是什么人?两千年前西北游牧放牦牛,如今西南定居搞旅游

专题二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专题三 摩梭人走婚,摩梭喇嘛走不走?喇嘛怎么想,当地人怎么看

专题四 摩梭人、老秦人,一西南、一西北,差两千年,说他们是亲戚你信吗

专题五 摩梭现状:计划生育、民族平等、社会重构…我们都一样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说起摩梭人,第一反应自然是母系。我们对母系的直觉,是以女性为尊,男人没有地位,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想当然,是因为受父系男权惯性思维的影响,用父系那一套来理解母系。在经典摩梭母系家庭里,家里的所有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是与父系最大的不同,只要不分家,就不会产生父系的权力、财产之争。家里的男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男权的代表——舅权,可以视为母系家庭的基石,即便母系解体,它仍具有强大力量。

对摩梭人的另一个重要印象是男女自由结合的走婚。自由结合,并不意味着混乱,其实,摩梭人实行着非常严格的男女区分。不仅在重大仪式中是如此,比如出生时,只能有女性参与,入殓时,只能有男性参与;甚至在日常的生活空间中——最重要的“祖母屋”内,也做着男女空间划分,连柱子也分为“男柱”“女柱”。

这一专题,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摩梭人的真实习俗。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母系”?“走婚”?

对摩梭人最经典的描述就是母系和走婚。在经典模型里,家庭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祖母的后代,血统以母系划分,财产按母系继承。这种家庭里,成员全都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只有母系一方是亲人,所以比父系简单的多。

祖母是家族核心,同一代的姐妹是她们所有子女共同的母亲,孩子也没有区分。都是亲妈,都是亲兄弟姐妹。阿乌(母亲的兄弟)代替父亲的角色,照顾姐妹的孩子。

繁衍后代靠“走婚”,男女双方自愿结合,男方晚上到女方处走婚,早晨返回自己家中,暮合朝离。男女双方不娶不嫁,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母系家族里,没有共同的经济关系。走婚所生子女,由女方抚养。男方不负责自己亲生子女的抚养,而要负责姐妹子女的抚养。走婚关系可长可短,取决于双方的感情,一方不希望继续,就可以结束。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新生儿满月时,要办满月酒。男方母亲带着礼物到女方家,村中其他家屋都派阿妈参加,但男性不能参加。通过满月酒,正式确认孩子的父亲。以后重大节庆,孩子要到父亲家拜访,父亲要送孩子礼物,无论父母是否继续走婚。

摩梭人另一个重要盛大的仪式是“成年礼”,一般在13岁举行。举行成年礼,一方面表示要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对外宣告可以走婚了。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成人礼

高自由度的走婚,并不意味着混乱。与之相适应的,是摩梭人融入日常的“害羞文化”。关于两性的话题、一切与性相关的话题,都不能在祖母房、经堂里谈论,不能在家人、亲戚、长辈和小辈面前谈论,不能在异性面前谈论。恋爱的男女不能在公开场合一起行走,不能有亲密举止。走婚也有禁忌,同一女性祖先三代以内的后裔之间禁止走婚,如果发生过继女孩或因结婚女子迁入的情况,原家庭和其后代三代内也不能走婚。一般摩梭小孩在母亲的带领下,会熟悉掌握所有亲戚关系,避免走婚时遇到不必要的尴尬。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成人礼

以上是摩梭人最经典的母系、走婚模型,但还有些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母系并不意味着家族的家长一定是女性。 摩梭人有“舅掌礼仪母掌财”的传统,因此每个家庭常常有两个当家人,女性当家人主要负责安排家务、生产活动,男性当家人负责处理整个家族的社会交往活动。两个当家人谁能力更强、威信更高,谁就是家族的家长“达布”。

其次,摩梭社会并非一律实行母系制。 长期以来,都既有母系,也有父系,也有母系、父系并存于同一个家庭中的双系。1984年对永宁527个家庭的调查中,父系有232户,占总数的40%;母系有171户,占总数的32.4%;母系父系并存的有144户,占总数的27.6%。如果说1984年的调查可能有强制结婚的残余影响,到了较为宽松的2018年,格则清珠的调查显示(格则清珠生长在摩梭人、普米族通婚家庭,调查地就是她的成长地),落水村42户摩梭家庭中,8户为纯走婚家庭,八七村78户摩梭家庭中,15户为纯走婚家庭,剩下的是“双系家庭”或是“父系家庭”。

第三,婚姻形态也不只经典模式一种,而是三种。 包括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异居婚”、比较固定的“阿夏同居婚”(“阿夏”,是走婚中的男女对彼此的称呼,也作“阿肖”),还有“一夫一妻婚”。解放前,一般是土司、贵族阶层和少数富有的人家才有婚嫁。解放后,由于政府宣传和鼓励结婚,甚至有一段时间强制进行结婚登记,结婚的人数有所增加。一般来看,在人烟稀少的山区或一些与其他民族混居的地区,如拉伯、蒗蕖,摩梭人通常选择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没有走婚的条件);在永宁坝区,走婚是主要形式,只有当家庭面临结构调整、家庭延续的关键时刻,结婚才会作为权宜之计被接受,而后的人又会自觉恢复走婚。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舅 权

典型的摩梭母系家庭结构中,没有父亲的角色,阿乌(舅舅)负责耕地种田、修房造屋、放养牲口、赶马经商,主持重要礼仪,参与抚育、教养下一代。尤其是男孩子要掌握的技术,甚至宗教,均由舅舅传授。自然,舅权取代父权,成为重要权力,当地谚语“天上雷公大,地上母舅大”,舅舅的权威对于下一代是至高无上的。比起舅权的尊崇,摩梭人对待生父,只是“知父不亲父”。

在摩梭人重要的礼仪中,舅舅必不可少。成年礼中,男孩的穿裤子仪式由舅舅主持,舅舅给男孩穿上裤子,象征成年。如果不走婚,要婚嫁,舅舅有权干涉婚嫁对象。而摩梭人的整个葬礼,从筹办到执行,包括报丧、洗身、捆尸、停尸、入棺、守灵、达巴开路、洗马礼、火葬、拾骨等,清一色全是男班负责。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即便女性已出嫁,当女性去世时,舅权的尊崇也不会衰减,这个也是摩梭丧葬中最重要的经典,称作“斯客阿乌”,即“送毛毯的舅舅”。妇女在夫家去世后,儿女要立刻通报给舅家,请求舅父来奔丧。舅家选定好奔丧日子后,甥男甥女备好马匹来迎接舅父。届时,舅父披盔戴甲,被前呼后拥着去奔丧,跟着舅父的人,有放枪的、有牵牛牵羊的、有吹唢呐的。所有的甥男甥女到村边迎接奔丧队伍,磕头跪谢。舅父身披毛毯,背着弩弓和箭袋,肩扛牛腿,来到大门口,在门槛上挥刀砍三下以示愤怒,并责骂男方亏待了他的姐妹,然后就唱挽歌。夫家要遵从舅舅对葬礼的要求和安排。如果,是说如果,舅家发现嫁出去的女性在男方家非正常死亡,那舅家有权在男方家该搬搬、该砸砸,男方家只能看着,而且,从此以后这家人再娶媳妇恐怕就困难了。

家 屋

“家屋”是汉译词汇,摩梭语称为“依都”。家屋是摩梭社会的基本单位,可以理解为家庭,但它包含的范围更广,包括房屋建筑、所有住在其中的人、曾住在其中的祖先、家中牲畜在内的所有财产。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摩梭村落 1965年

(1)家名和传承

每一个家屋都有一个名称,即家名。家名一般是村民“喊”出来的。房屋建成后,村民会用某个名字来称呼这个家屋,过段时间,称呼逐渐统一,约定俗成,家名就被确定下来了。家名的称呼来源各不相同,有些以房屋所在方位为名,如“木潘”(下方);有些以家屋家长的名字为名,如“给若”;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甲若”(好的),大概是含有祈祷美好的意思;还有些历史久远的家屋已无法弄清其家名的含义,如“阿发”。家名是家屋的重要标志,一旦确定,一般就不会再更改。居住在同一家屋中的所有成员,不论是母系血亲、父系血亲,还是因为嫁娶、入赘或是过继而加入这一家屋的所有成员,都像姓氏一样共同使用同一个家名。

家屋的传承是摩梭人生活中的首要任务。家屋一旦建成,作为其载体的房屋,尤其是祖母屋,就要一直维护下去。家屋的人更要传下去,如果无法完成人员自然更新,要娶亲、招婿或者过继,其操作本质上与父系家庭一样。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修房造屋 1980年

(2)家屋建筑

传统家屋的建筑由祖母屋、经楼、花楼、草楼合围而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祖母屋是院落中体量最大、最重要的建筑,见证着摩梭人生、老、病、死和成年的过程,也是饮食、待客、议事、祭祀、敬神的场所。经堂为喇嘛住房,是进行佛事活动的空间。花楼供成年女性居住,是其接待走婚配偶之所。草楼是储藏草料、养牲畜的地方,成年男子若无走婚去处,得睡草楼。

(3)祖母屋:“火塘—男女柱”构成的性别空间

祖母屋在建造前,要请达巴选址,建成后,除翻修屋顶木板外,不得擅自改动,有的祖母屋甚至达到百年历史。屋里的火塘是最神圣的地方,火塘上方供奉着神祇“阿依冉巴拉”。三餐前,会把第一口最干净的食物放在火塘的锅庄石上祭祖。火塘既联系神明、祖先,也象征家屋兴旺,不能熄灭。对火塘也有诸多禁忌,如不能跨火塘,不能背对火塘坐,不能脱鞋放在火塘前,不能向火塘吐口水,不能用脚蹬踏火塘上的锅庄,不能从坐在火塘边的人的面前走过,不能在火塘边说一切与性有关的话等等。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祖母屋男左女右的性别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火塘与男女柱共同构成了祖母屋的性别空间。祖母屋中有两个重要的顶梁柱,即男女柱,男女柱必须在同一棵树上截取,顶上一节为男柱,根部一节为女柱,寓意女为根本。以火塘为界,靠近女柱的一侧(右侧)为女性空间,祖母的卧床安排在此,妇女分娩时也在此,为“生之口”;靠近男柱的一侧(左侧)为男性空间,紧挨“死之口”(有隐藏的很小的停尸空间)。这也与摩梭女子负责出生,男子负责送葬相匹配。平时,男、女按男女柱分坐,年长在上方,年幼在下方。举行成年礼时,男孩、女孩要对应站在男、女柱前,脚踩猪膘肉和粮食,接受亲友的祝福。

生 肖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摩梭人也用十二生肖,但他们的十二生肖是“猫、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除第一属相为“猫”外,其他与汉族一致。

属猫的女人被认为最有福气。因为摩梭人养的猫通常栖息在主屋,自由觅食,还被默许吃去供奉给祖先的食物。他们认为,属猫女人也能如猫一般,留在屋子里享福,且多子多孙。

摩梭人的风俗习惯有很典型的特色,但也应注意到,摩梭人是南迁氐羌族群中的一支。从更大范围看,他们所表现出的尊母崇母、舅权、送葬等习俗,在“藏彝走廊”内的其他南迁族群中同样广泛存在,甚至老舅砍门、屈肢、焚化、送魂回归祖居地,乃至食用猪膘肉等细节也有相当的一致性。

陕南走婚风情录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陕南走婚风情录

方鹏霏

男青年说:“我做您家上门女婿吧”。女青年羞红了脸,追着要拧男青年的胳膊。

这是一对恋爱中的小青年嬉戏场面,男女双方均为独生子女。

近年来,在陕南悄然兴起了一种与时俱进、内涵丰富、光怪陆离、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民俗风情一一走婚。此种婚姻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招男婿。小夫妻成家后双双轮流住在双方家庭中,男的到女方家住一星期,女的到男方家住一星期;小夫妻一般会生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家抚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家抚养;家庭中没有外公、外婆的称呼,小孩对双方家庭的老人均叫爷爷、奶奶。此民俗风情活泼清新,明正雅致,德仁孝善,惠畅兰质,礼义文明,三世同堂,尊老爱幼,应该大力提倡。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和汉水两岸的“天府之国”,是汉族发源地和中华聚宝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当自然界出现一种正能量的新趋势新倾向,陕南人适应能力特别强,总能很快跟进,很快找到天人合一、师法自然、顺应历史、趋于潮流、跟随社会、对策正能量的新办法,这可能是东汉张鲁的道教观念遗传基因在此影响深远的作用力吧。“走婚”首先出现在陕南的城市,其后蔓延到农村,但城市多于农村。陕南走婚新的民俗风情出现不是偶然现象,是新时期社会民俗变化的一种特殊风情,是独生子女成年后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新生事物,利国利民、合情合理、具有积极意义,富含仁义礼智孝,应该大力提倡,广泛推进。

陕南的走婚十分特殊,既不是正常的婚姻形式,也不是消极的民俗风情。男女双方虽登记结婚,但男方不娶,女方不嫁,双方户口不迁不变,女不要彩礼,男无需嫁妆,结婚时男女双方各自装修自家的新房,婚后在两个家庭中轮流住宿,照顾父母,赡养老人,抚育小该。双方尽义务知责任建设家庭,没有男尊女卑,没有等级现念,男女双方互敬互爱,携手前进,并肩战斗,男女均可继承双方财产,利于治国安民。春秋时期齐国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陕南走婚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除了男女双方不单独重组一个家庭外,应该说其它方面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不违犯《婚姻法》,不违背社会公德,不触及个人意愿。但一般是“先小人后君子”,须订立明细的合约,双方家庭共同遵守,争先恐后履行,其乐融融,其趣无穷,其义悠远,修德明志。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如今,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社会年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实行计划生育时期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进入成家立业阶段。其社会、家庭、经济压力也随之加大。特别是养老压力沉重,一对独生子女新组成的家庭要赡养双方4至8个老人!谁来养老?靠社会养老,人口众多,养老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目前是不现实的。国家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把此问题列上了议事日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需要军队和兵员去保卫,国家更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意识形态。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汉书.五行志中》亦有同一观点。《旧唐书.马周传》记:“臣又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亦云:“吾不预祭如不祭,是圣人之重祭祀也如此”。唐.李邕《又驳韦巨源谥议》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酌于礼经,陈于郊祭。将以对越天地,光扬祖宗”。国之重策,在祀在戎,随着二孩,甚至三孩政策的放开,未来这个问题会有所缓解。目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同时,孩子生的多,养育成本加大,家庭经济压力增加,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多生孩子。陕南走婚应该是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下出现的解决问题良方佳药。从双方结婚登记到婚后如何生活,孩子的取名、扶养、上学等问题,都是基于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一致沟通、协商基础上达成了契约关系,这样对双方家庭都有利,而且灵活性也高。其优越性体现在:一是有利于照顾双方老人。男女双方定期到双方家里居住生活,缓解了双方老人空巢现象以及老人生病的照顾问题。二是缓解了二胎、三胎孩子的抚育问题。孩子多了,年轻人自己肯定无法单独看护,走婚所生育的孩子由双方父母帮助带养,使年轻的父母安心工作,放心上班。三是缓解了双方的经济压力。走婚不是简单的你来我去、不进不出、不嫁不娶、两家并合在一起,而是缓解了双方的经济压力,革新鼎故,把高昂的彩礼舍去了,把繁絮的嫁妆不要了,具有移风移俗的积极意义;相反,把买房买车买家电等所需经费节约下来,用于孩子教育支出、老人赡养支出等方面,减轻了年青小夫妻的巨大经济压力。四是避免双方家庭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双方到对方家庭生活,熟悉的人员、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事情,和婚前没有什么两样,互相往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婆媳关系的不愉快,没有生硬的隔膜感,小夫妻空间增大,相对减少了家庭矛盾和摩擦。陕南走婚是男女双方自愿、平等、互利、互惠,家庭相处有合约,合法登记有婚约,赡养老人有契约,抚养小孩有框框,经济建设有架构,打破了传统形式上的家庭婚姻体制,家国情怀不变,家庭经济建设不变,家风家规依然,家富还是勤和俭,家兴还是忍和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爰下快乐成长,双方父母为子女提供了离不开的温房。

首先要澄清,不少朋友对陕南走婚有误解,认为“走婚”就是将小夫妻分开,各自生活在原家庭中。其实不然,“走婚”和大多数城市小家庭一样,夫妻和孩子有单独的居所,生活在一起,只不过是在婚前有协议,买房、买车、婚礼消费,由双方承担,没有彩礼,生两个孩子,不论男女,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为双方老人养老,对双方老人赡养,一视同仁。

陕南安康有一对小夫妻,2016年结婚时,女方家长主动提出,要求订立协议,两个孩子分别随父和母姓,不用买房,父母家庭原房各自装修成新房……节省了80多万房钱。当时双方家庭并不知道“走婚”这个名词。现在夫妻二人都在西安工作,头胎生了个女孩,随了男方姓,第二胎生了个男孩,随女方姓;双方父母对孙女孙子均亲的不得了,女方父母还准备退休后到西安定居。走婚的婚姻内涵和外延均优越,减少了夫妻矛盾,家庭更和谐,什么都有约定,没有大矛盾,小矛盾自然也少多了。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如今,陕南的独生子女年轻人大多都是走婚,生的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小夫妻双方不固定在丈夫家或妻子家生活,两家各住一段时间,孩子没有外公外婆,只有两个爷爷和两个奶奶。家庭中没有男尊女卑,没有特权意识作崇,生两个女孩的家庭绝大部分比生两个儿子的家庭幸福指数要高,因为生两个女儿留家一个招女婿,生两个儿子基本都有一个儿子当上门女婿一个儿子在家。而女孩招婿比儿子去当上门女婿还要简单的多,不会计较男孩的家世背景,不会要彩礼,婚后生活,当父母的宁愿和三个女儿相处也不愿和一个儿媳相处,婆媳矛盾基本不存在,上门女婿在妻子家和大多数男人一样也都是要工作要赚钱养家糊口,从事家庭经济建设,也不会天天和岳父岳母大眼瞪小眼。陕南男性的天赋是不会指头大点小事就斤斤计较,故招女婿的家庭基本会比娶媳妇的家庭更和谐。陕南人偶而从报纸或手机网媒上看到外地因家庭关系大打出手、头破血流、甚至闹出命案的案件根本不理解,大都嗤之以鼻。但陕南秦巴山区的女孩结婚年龄相对较早,条件特少,花费更少。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一些外省男青年羡慕陕南的民俗风情,也到陕南当上门女婿;本地男青年的竞争压力增大,就得认真读书,红专并进,不然女孩看不上。导致一些农村男青年有房有车有钱未必能娶到媳妇。相反独女户家庭只要女孩到了年龄,房、车、钱上门女婿不用考虑,只要两情相悦就结婚就啥都有了。陕南上门女婿的地位和儿子是同等持平的,没有任何人看不起上门女婿。陕南的略阳县、宁强县流传着一首民谣:“河坝养猪猪不跑,女儿招婿娘说好”。所以很多男青年谈恋爱会说:“如果你父母不同意,我就去你家当上门女婿”。如果还没谈恋爱,但男青年想搭讪女青年,就会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我去你家上门要不要”?这实际上是把一层窗纸捅破了,减少了因双方害羞而说不明的话,没有了尴尬冷场,男女青年幸福愜意。

陕南走婚近些年特别流行,主要源于双方均是独生子女。但世间任何事物也不会十全十美,有利也有弊,根据婚后生活状况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汉中市有一个女青年很优秀,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第一年考研究生没考中,在西安找了份工作,第二年继续考,考上了。博士学位毕业后,考中了科级公务员,薪资待遇都不错,女青年挺想一直就在西安公务员岗位上工作。但根据她的家庭状况是不可能的,因为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孩,父亲经营着五个超市,生意红火,天天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父亲嚷嚷着累坏了,公开言明60岁退休把超市交给女孩继承经营。

上大学父亲一直希望女孩学工商管理专业,可女孩想做高级工程师,因此女孩坚持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理工学科的电子工程专业。既然父亲已经让步女孩一次了,女孩不想让父亲再失望第二次。女孩在大学期间,谈了一个男朋友,男生是陕北的,家有兄弟俩。同窗闺密问她:“是不是看人家有兄弟俩才和人家谈恋爱”?女孩不回答,只是笑笑。女孩在西安公务员岗位上工作了6年,己经33岁了,父亲一直催她回汉中,因为父亲一直想退休带着她母亲出去旅游世界。女孩虽然不舍得西安科级公务员工作,但也无奈,最后还是辞职回了汉中。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女孩虽然33岁了,看上去只有25岁左右,而且很会穿戴,虽然相貌平常,但身材很好,1.7米的个子,修长的双腿,气质超众,温婉贤淑,楚楚动人。但她同窗男朋友说什么也舍不得自己在西安的科级公务员工作,不愿和她到“小小汉中”来生活,两人终于分手了。

回汉中后,父亲就张罗着女孩的婚姻大事。说也奇怪,和女孩一样经历的一个男青年闯入了她的生活,男青年的父亲创办有大型铁矿场,只有男孩一个,男孩不得不接班。有意思的是俩人不但背景相同,爱好皆相同,趣味皆相投,真是天造地设,都喜欢看足球比赛,看钓鱼,看财经新闻,都喜欢爬山旅游,喜欢喝茶海天……而且双方都喜欢走婚,生两个孩子,头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两个人一起每家换住一月……经过两家商议,在汉中同一个小区两家各买了一套别墅。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约而同:男方家买的别墅写的是女青年名字,女方家买的别墅却写的是男青年名字。这怎么啦,两家人交给一对青年人房产证时,打开一看通天大笑,其乐融融,天也高兴,地也欢愉,陕南人的胸怀哟一一一催人泪下。

两个人结婚以后,小夫妻两家各住一个月,双方父母也是互相问候互相照顾。因为别墅买在同一小区,有事招呼一声就行。婚后,两个青年人都投入到自己的家族企业中,忙起来都是头发不沾脊背。但两个人约定,周末不管再忙也要在一起。婚后一年,女青年怀孕了,带着母亲在外面旅游的父亲一接到女儿怀孕的电话,马上从巴梨回家。让女孩不要太辛苦啦,超市的事父亲也会帮忙的……父母给女儿变着花样补身体,婆婆也一样。女孩对闺密说:“看见人参、燕窝都害怕”。闺蜜说:“我想抽您啦”。

十月怀胎,女青年生了个男孩,爹妈和公婆、公公都笑得合不拢嘴。男孩虽然随了爸爸的姓,但双方家长抢着带,抢着买玩具……小俩口根本揽不到怀,小俩口还是风雨兼程忙着各自的事业。两年后,又开始备孕了。她们说:“不希望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这样更能玩在一起,茁壮成长”。女人真是辛苦!女人是地球上最伟大的人!

备孕一年后,女青年再次怀孕。她37岁了,算高龄产妇了。父亲一听,继续发挥余热,回办公室帮忙料理五个超市业务。女青年二次怀孕很显怀,才四个月肚子已经很大了,一查,双胞胎。两家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女青年头胎是顺产,二胎她还想是顺产,没想到肚子疼了一天,孩子就是下不来,难产了,男青年都急哭了,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时手都抖的签不了,一个劲的说:“不要了,一个孩子就够了”!疼的变形的女青年还得安慰他:没事,女人都要经过这一关。还好,女青年母子三人平安,龙凤胎是世界上最惹人喜爱的宝贝蛋,虽然小儿子个头小了点,仅重3.1斤。大女儿和小儿子都跟妈妈姓。公公和公婆很是眼馋。女青年父亲用脚踏三轮车买了满满一车水果糖在小区散发,人人有份,不收不行!放学的小学生每人十把,书包塞的鼓鼓的,仪式相当庒重,不亚于皇帝登基仪式,三四个人忙的不易乐呼,老爷子嘴里一个劲的喃喃着:我有孙女也有孙子啦。

走婚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现在龙凤胎4岁多了,做爷爷的每天啍着小曲骑着大兜三轮车接送孙女孙子上学前班,生活挺滋润。爷爷还顾了一名住家保姆,负责打扫卫生和烧菜做饭。小夫妻俩各奔事业,仍然忙的头发不沾脊背,负责赚钱搞经济建设!

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最早篇章成书于西周初年,最晚篇章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全书经过五、六百年的时间累积,经过不断的加工、润色而成。《五经》注重“民本”,提倡德治,认为道德是政治的根本,强调为政者应该在道德方面起表率作用,尤其是君主要以人格力量去感召天下。《易经》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即圣人如果能体贴并感化世道人心,就能促成天下和平安宁;《尚书》认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德日新,万邦惟怀”;《诗经》称:“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言周王因为不知疲倦地布施文德,才使万邦得以和谐。《礼记》提倡:“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更是儒家“德治”思想的最鲜明体现;《左传》则把:“亲仁善邻”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尚书》曰:“安民则惠”。即只有使民众安居乐业才算仁爱,民众也才会怀念仁君、拥戴德君。《左传》提出:“民为神主”。认为,国家应当把人民的利益看做自己的利益,政权才能巩固。而邾文公不惜用死来践行“命在养民”的壮举更是令人感动。春秋《左传》中,晋国大夫宣子强调战争中的攻心战术,他说:“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战国时的孔子并不讨厌战争,但坚决反对不义之战:“怀恶而讨,虽死不服”。即如果抱着丑恶的目的去讨伐别人,别人就是死了也不会心服。由此可见,《五经》中丰富的治国、用兵、安民、兴民之道,对于今天的治国安邦也十分重要。因此,陕南走婚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都要生两个孩子,一个跟父亲姓,一个跟母亲姓,夫妻俩定期两家轮流住,以利解决两个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延续、经济等等问题。走婚如果分的太清,就会失去人情味;如果斤斤计较,就会不利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夫妻之间和家庭之间相互体谅、包容、理解、支持,日子一定能过的美美满满,家庭的幸福指数就会提高,古语言:“家和万事兴”。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从“民本”出发,“安民则惠”,“民为神主”,正确引导,大力提倡利国利民的走婚新生民俗风情,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国家长治久安,使社会其乐融融。

2022年4月15日

作者简介: 方鹏霏,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已在国内外有关报刋杂志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2000多篇,荣获中、省、市有关报刋杂志各类征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0多次;出版发行有54万字的散文集《秦巴揽翠》。

地址: 陕西城固县委宣传部(退休公务员)

相关问答

“走婚”是中国哪个民族的婚俗传统?-塔尒屋_澳洲购的回答...

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模式。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会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

哪里还有走婚的风俗?-哼哼宝宝的回答-懂得

摩梭人在四川泸沽湖泸沽湖泸沽湖非洲某个地方

携程攻略目的地泸沽湖里面的草海桥是不是指走婚桥?-94Ow17...

是的,在携程输入走婚桥,出来的就是草海桥,草海桥没有走婚桥名字好听个人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