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讲话原文】

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2018年新年贺词(2017年12月31日)

【出处】

《老子》

【原典】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

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等讲话中,曾多次引用过这句来自《老子》的名句。《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著作,通篇充满了辩证的智慧。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老子愿意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如当旁人以威猛为强的时候,他看重的是“柔弱胜刚强”的力量;当世界以炙手可热为尊的时候,他强调“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无为智慧;当人们总是以获取更多为上的时候,他认可的是“少则得,多则惑”的处世艺术。同样,当人们以高大雄壮的结果为叹的时候,他关注的是微末之功与细节之要。

这里,老子用了三个比喻,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而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从土堆的积累砌筑而起的;漫长的路程从脚下开始出发,远大的目标从当下开始行动。这正如《老子》中另一句话所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的完成,要从易处开始做起;天下大事的成功,要从细节开始着手,因此做事要脚踏实地,成功要重在累积。

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篇》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并据此得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其实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暗含了“大事从小处开始”的道理。“修身”,是从自己身心这一个基础点开始修行;一己之身成功,再去扩展治理家庭;一家之治成功,再去扩散服务社会、再去扩大治理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顺序的递进,就是点滴积累的过程;个人理想的实现,就是积土成山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擘画了未来30多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在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就要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前进的道路不可能全是坦途,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我们就一定能跑好历史接力赛中的这一棒,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曙光。(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领袖用典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2017年12月31日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017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原文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为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八十一章,相传为老子所著,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中有大量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主张无为而治,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高台,是从一点点泥土堆积而成的。这句之后,是更广为人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老子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所做的精辟阐述,即万事起于忽微,若要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注意打好基础,从小事做起。同样,一个民族要想创立千秋伟业,也必须从每一项基础工作做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能只喊口号不行动,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朝着目标奋进。2018年是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十九大描绘了未来30多年的美好蓝图,要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各行各业的中国人,都必须认识到基础的重要性,明白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无论任何事情必须打好基础,以一种积极进取、认真踏实的实干精神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只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美好蓝图需要我们勤勤恳恳一点一滴来描绘。习近平指出:“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习近平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引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旨在强调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重要性,更激励人们踏实付出、积极行动、不断进取,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全文 「学讲话·品典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相关问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本;九夜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最佳回答]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释意: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回答]参天的大树是从一点点大开始生长的;非常高大的高楼子是从下面开始积累的;很远的路程是从第一步开始走的。合抱、九层、千里,分别是形容树木、高楼...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的...

这几句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说:一怀抱大的树是由很小的幼芽生长起来的.很高的楼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起来的.走一千里路那么远也是开始在第一步!告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最佳回答]选自《老子》大概意思就是说两个人才能抱起来的大树是由小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泥土累积而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由脚下第一步走出的.选自...

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作业帮

[最佳回答]译: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1、毫末:细小的萌芽.2、累土:堆土.从“大生...

古人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

见《老子》第六十四章。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

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最佳回答]“为之于未有”就是“无为”“治之于未乱”就是不执.试想,既然“未有”那有“为”何,既然“未乱”,又何须治?老子的观点的观点是按天道组织政事,减...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意思?

意思是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激励人们踏实付出积极行动,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又称《道德真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