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是最好的自律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02
和物品成为好朋友,也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
03
把不重要的东西腾挪出去,才能让有价值的事物进来。
04
让你犹豫“要不要买”的商品,都不需要买。
05
买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非别人强烈要求的东西。
06
舍掉至今都不使用的东西,与物质告别,就是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07
要尝试独处一段时间。独处不会让人觉得孤独,社交才会。越是不把自己当回事,越是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你。
08
不会再穿的衣服,不会再用的东西以及不会再联系的人,一定要学会断舍离。他们占据了你身边的空间,为你累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
09
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人生在世,无非三个问题:事、人、心。
佛家曰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这些年,“断舍离”风靡全球。
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于居所、物品等外在事物的表层上。
真正要断舍离的,其实是我们的心。
01
无能为力的事,当断。作家周国平说: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世间最无能为力的事,莫过于生离死别。
1976年,金庸最疼爱的大儿子查传侠在美国自缢身亡。
那时他正在与妻子朱玫闹离婚。
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时,金庸还在报馆工作,要写报评。
很灰心,很难过,但他只能继续一边写,一边流眼泪。
很久以后,在修订《倚天屠龙记》时,他在后记里写了一段话:
“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
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因为还未经历,所以他还没理解这“丧子之痛”。
待到真正懂得,却不可与外人道也。
中年丧子,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生中的重大打击。
到了晚年,金庸依然提起时会伤痛,但是他没有停留在悲伤中出不来。
那些愁苦,化成创作的光。
总有一些事,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无论你做什么,都无法改变那个结局时,不妨告诉自己,当断。
面对无能为力的事,当断。唯此,生活还能继续。
02
生命中无缘的人,当舍。听过一句话:
“这世间最难熬的,莫过于徒手摘星,爱而不得。”
从前有个书生,被未婚妻抛弃了。
他一直郁郁寡欢,不知为什么竟和她无缘。
有一日,有一个云游僧人路过,掏了一面镜子给他看。
镜像里,是一片茫茫大海,一名女子遇害后,一丝不挂地躺在沙滩上。
有一个人经过,看了一眼,走了。
第二个人经过,将衣服脱下,为她盖上。
第三个人经过,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告诉他,那具女尸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经过的人。
她今生与你相恋,是为了还你一个情,但第三个人,才是她要一生报答的人,也是她如今的夫君。
书生一听,恍然大悟。
中国人讲究缘。
相识是缘,相聚是缘,看着舒服,叫有眼缘。
红尘中,男男女女,分分合合,总有情深缘浅,亦会有佳偶良缘。
缘去缘留,多在一念之间。
有些人和你无缘,说再多的话都不会懂,做更多的付出也不会有回报。
有缘的人,无需多言,不用揣摩,如清风自在,蝴蝶自来。
生命中与你无缘的人,当舍。此处若无缘,他处或有良缘。
03
心中烦欲与执念,当离。作家冯唐说: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45岁的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空有一身抱负与文才,却只能谪居此地。
在失败与无奈中,换作他人,或许纵欲声色,自暴自弃。
可是,他是苏东坡。
他认认真真地去种田,麦子、豆子、青菜、瓜果甚至茶叶,吃穿用的,他都种上了。
吃不起牛肉,他便发明出了“东坡肉”。
偶尔和朋友去划船游江,写出了千古名篇《赤壁赋》。
他不得意,不失意,友人感叹生命短暂,他却安慰要珍惜这一时一刻的清风明月,便是我们的所得与难得。
后来,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醒他,“惟愿深自爱重。”
苏东坡心里不烦吗?
他不觉得冤屈吗,还有很多同事好友被自己牵连?
他对事业没有更高的追求吗?
一定是有的,不然也不会说出“黄州如在井底”这样的话。
但是,他没有任自己被这些烦欲、执念所牵制,而是选择断舍离,选择活在当下。
恳切真诚。
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不过是得不到、爱不得、做不了。
▽
有时候,总是心有执念,不过是因为我们觉得抓住它会弥补那份遗憾。
但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
握紧双手,只是空空的虚无。
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一整个世界。
心中烦欲与执念,当离。
断、舍、离。
是治愈人生的一剂良药。
无能为力的事,断。
无缘的人,舍。
心中烦欲与执念,离。
唯愿你过往不恋,未来不迎,方才不负当下。
相关问答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中无缘人,当舍。心中烦欲执念,当离。所谓的断舍离,就是断掉...
身边的杂物越堆越多,却怎么都丢不掉,因为“舍不得”、“好可惜”;不断地买新东西,怎么都停不了手,因为“万一没有……”、“总有一天会用到”;想把屋子收...
我最早知道“断舍离”是因为偶然阅读了日本著名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断舍离》,当时就对她在书中提出的“断舍离”的观点特别感兴趣,自此便尝试着从扔掉旧物开...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创作的家庭生活类著作,于2009年首次出版。该书主要讲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1、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2、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创作的家庭生活类著作,首次出版于2009年。该书主要讲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
我100岁了,已经到了人生的边缘。我不知道我能走多远。我的生活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很快就要回家了。我要洗去这百年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造小天...
三本,2013年7月第一本《断舍离》,2014年3月第二本《断舍离心灵篇》,2015年4月第三本《自在力》。三本,2013年7月第一本《断舍离》,2014年3月第二本《断舍离心...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断舍离”是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所倡导的一种极简生活理念:通过“做减法”,“断绝”不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