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霜农闲侃侃的专栏!如您喜欢本作品,请评论、点赞、收藏,以便相互交流学习,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霜农闲侃侃
编辑:霜农闲侃侃
#上联:文能提笔安天下,如何对下联#
雅致的对联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同时也需注意创新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了解对联的规则与原则,方能对出自己满意的辞句。
一、文能提笔安天下
1、节奏、框架、押韵
(1)、文(名词)能(副词) / 提(动)笔(名词) / 安(动词)天下(名词)
(2)、(平平平仄平平仄)
二、意境意蕴
(1)、致知渐进平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治国平天下”,即如何实现公正和有序的社会秩序。在儒家思想中,治国的核心在于仁政和德治。仁政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的福祉和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而德治则强调的是以道德和法律为基础,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通过实践这些理念,国家才能实现治理良好、社会有序的局面。
(2)、致君尧舜淳风俗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少年杜甫很早就在洛阳一带见过大世面,博学精深,下笔有神。作赋自认可与扬雄匹敌,咏诗眼看就与曹植相亲。头角乍露,就博得当代文坛领袖李邕、诗人王翰的赏识。凭着这样卓越挺秀的才华,自认求个功名,登上仕途,易如反掌。到那时就可实现梦寐以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了。
二、武亦横刀定国邦
1、节奏、框架、押韵
(1)、武(名词)亦(副词) / 横(动)刀(名词) / 定(动词)国邦(名词)
(2)、(仄仄平平仄仄平)
2、意境意蕴——纵横驰奔定国邦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
战场上硝烟弥漫,山高路远,红军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勇往直前、奋勇杀敌。“谁敢横刀立马?”一句,以激昂的语调问世,凸显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敢于挑战的精神。不仅是对革命将士的赞扬,更是对那个时代英勇斗争的一种纪念和缅怀。在先烈的身上,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三、结语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在当代,那些既有深厚学识又有实干精神的人,亦当得此诗之称。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真谛,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和榜样。
师友们有何高对,请赐墨,共同探讨
电影《战狼》中有这么一句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言简意赅,却让无数海内外同胞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都因为有这些勇敢爱国的战士们,以其血肉之躯守护着大家,我们才能过上如此安逸的生活。岁月静好,是源于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
在大众固有印象中,书生是“手无缚鸡之力”,武将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悠悠历史长河里,偏偏有这么些人,能文能武,智商、武力值都在线,既能成为出谋划策、辅助内政的文臣,也能做策马奔腾、定国安邦的武臣,倾尽才华,守护百姓,流芳百世,受人尊敬。
曹操
他被称为“一代枭雄”,甚至被蔑称为“白脸奸臣”,虽说在历史上争议颇大,功过兼具,但其军事才能与文学造诣,却备受肯定。从客观事实来看,乱世之中,曹操对内有平定割据势力、推动生产力发展之功,对外有降服少数民族、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之举;从文坛成就上来看,更是佳作迭出,给后世留下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诗一读,一股独属于盖世英豪的气概扑面而来。即便年纪渐长,深知人类的寿命会有终时,曹操仍然积极进取、蓬勃向上,仿佛岁月只添其经验与气势,无损朝气活力,颇有老当益壮之感。字里行间竟看不出太多年老志衰的疲惫与辛劳,反而满怀雄心壮志,拥有睥睨天下的霸气。此等魄力,非寻常人能与之相比。
颜真卿
人们皆知颜真卿是冠绝古今的著名书法家之一,独创“颜体”楷书,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极大。但少有人知的是,作为大家眼中的文官,他曾经带兵参与过平定安史之乱。叛乱爆发后,当时河北多数郡县相继沦陷,唯有颜真卿有勇有谋,表面假装宴请宾客让安禄山降低戒备之心,实则暗中做好人员、粮草等准备积极抗击。因此其治理的平原郡守住防线,没被攻破。
军事才能突出,写作方面亦是不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一方面是家庭条件不好,另一方面母亲望子成龙,对儿子采取的是严厉的教育方式,因此他非常懂事,勤奋好学,埋头苦读,更是写下一首《劝学》鼓励大家跟他一样,趁着年轻坚持学习,修炼自己,切莫虚度光阴,到年老之日徒留悔恨遗憾。
岳飞
他是南宋抗金名将,一代民族英雄,骁勇善战,但也充满仁爱与柔情。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也就是说打仗归打仗,但尽全力不扰民、不伤民。这位名气响当当的将领,仍能做到以身作则,治军严明,体恤百姓,心怀天下。其创作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更是经典的爱国诗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面对外敌入侵以及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岳飞心中的怒火无法遏制,达到“怒发冲冠”的程度。虽有一定的夸张手法,但对于一个热血男子来说,抵御侵略、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方为应有之义。中华儿女不甘受辱,统一祖国志在必得,爱国将领的赤子之心,尽在其中。
辛弃疾
说起抗金名将,辛弃疾亦属其中一员。大家都是从中学语文课本里通过其诗词作品认识他,其实辛弃疾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南宋将领。他生于金国,心中却从未忘记祖国,长大后带着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率军抗击金人。他也把这份爱国之心,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写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辛弃疾已逾六十岁。回望一生积极抗金,但壮志难酬,皆因统治阶级的懦弱,政治斗争的险恶,都在一点一滴磨灭着他的锐气与希望。在京口北固亭,辛弃疾怀古忆昔,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内心仍存有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之志。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著,最终化作一曲千古绝唱。
文武双全,是对一个人极高的评价。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能在一个领域内深耕并取得成就,已是了不得的事情。若还能做到文武兼修,皆为出彩,如此人才便不可多得了。
回望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今日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爱国爱民的坚守,是今人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紧密的幸福之网,赤诚热烈又温柔无比地包围着我们,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小柴,不典型狮子女,喜音乐美食,爱电影品茗,只想快快乐乐过日子,不想唯唯诺诺度一生。
相关问答
出自诸葛亮《赠幼骐伯约》,这是明代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全诗: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
文可治国,武可安邦。治国安邦,汉语成语,拼音是zhìguóānbāng,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意思是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出自《...
说的是姜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姜维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谁说的就没有考证了说的是姜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
是诸葛亮说的。题目中问到的这两句诗出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是其中诸葛亮对于姜维的评价。诸葛亮认为姜维这个人能文能武,是一位不可多得...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下一句是: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译文:姜维这个人...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姜维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
意思是:文,在国内有治理政务、安定天下的宰相之能;武,对外有带兵打仗、决定战争胜负的将帅之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
这上联“出自诸葛亮《赠幼骐伯约》,这是明代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原文: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
出自诸葛亮《赠幼骐伯约》,这是明代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原文: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