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撰写:吕不韦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则:但是。负:用背驮东西。 锤:槌子或棒子。 况然:形容钟声。 遽:立刻。 悖:荒谬。恶:害怕。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和关注。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用上等青铜铸成的大钟,小偷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两只耳朵紧紧捂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钟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智慧小语:掩耳盗铃,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办法掩盖。出自于《吕氏春秋·自知》。晚综
相关问答
[回答]掩耳盗铃的“掩”是指遮蔽、遮盖,“盗”就是偷的意思。因此掩耳盗铃的意思是偷铃铛时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常用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
[最佳回答]【掩耳盗铃】出处:《吕氏春秋·自知》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回答]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
[最佳回答]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响起来.他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
论掩耳盗铃现实生活中,掩耳盗铃显然是愚蠢的,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并不真正存在一个捂着耳朵盗铃的正常人。寓言当然只能当作寓言来看待。所以,我们所...
关于这个问题,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自欺欺人,愚蠢行为。古代并没有出现过一首叫做《掩耳盗铃》的诗文。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窃...
这是掩耳盗铃的古文原文。占位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这...
掩耳盗铃,战战兢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村里的小偷想发财,看上了庙里的钟。拿着锤子溜进庙里脚步轻又轻,用力敲一下大钟发出震天的响。哎呀妈呀,吓...
论掩耳盗铃现实生活中,掩耳盗铃显然是愚蠢的,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并不真正存在一个捂着耳朵盗铃的正常人。寓言当然只能当作寓言来看待。所以,我们所...
[最佳回答]【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恶⑦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