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个人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我们要懂得感恩。小时候在农村,常听村里的老人说一句话: “当家才知柴米贵, 养儿方知父母恩”,当时还是懵懂无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能理解这句话包含的人生哲理。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只关心家里吃的好不好,自己穿的暖不暖,至于家里平时的生活开支这些反正有父母操心,自己也不用管。有时候,嘴馋想买零食,父母不给钱,也会从心里埋怨父母的小气,心里就盼着自己快快长大,想吃啥就买啥。
可等长大后,自己成了家,凡事需要亲力亲为时,才知道原来生活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一日三餐,针头线脑,哪样不要钱,这时候,才懂得了柴米油烟的金贵,也变得节俭了,花钱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时兴起就买下来,现在起码知道思考一下了。
所以不要埋怨你父母给你的不够好,也许这已经是他们的所有了!
和这句话有异曲同工的一句老话是“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这两话的意思都是说,人在成家立业前,很难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老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容易沟通,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甚至人还会在年轻时,有一段时间,意气风发,人不癫狂枉少年,觉得父母没本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等自己成了家,有了下一代,才会深刻的体会到孕育下一代的艰辛。生孩子时撕心裂肺的痛苦,养育孩子的不容易。没日没夜,守候他,怕他饿着,又怕他撑着。曾经很多说自己“胃浅”伺候不了人的女孩们,此刻却化身了女汉子,不管是孩子拉了还是尿了,她们都会第一时间为宝宝换尿布,擦屁股,再也不闲脏了。不想自己孩子吃苦,啥都用好的,甘愿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只有在经历了这些以后,才会真正体会到自己父母的不容易,真正的体谅和理解了父母。
虽然这句话是一句农村的俗语,但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人生哲理。曾经的我们,把父母的爱看的那么理所应当,如今再回头望望父母日渐增多的银丝、沟壑交错的脸庞和不再敏捷的步伐,我想告诉大家,不要等到想爬山看风景却走不动路,想品尝山珍海味却没有牙齿,想聊天说话却眼花耳聋的时候再去谈孝道、谈陪伴,因为他们要的真的不多,因为只要你在他们眼前,他们就会很温暖…… 所以希望大家记住这句话,勤俭持家、孝敬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
农村的很多俗语来源于生活,看似平淡而简单,却往往蕴含着大智慧,有时候自己可能不理解,但当自己达到某一年龄段或者某一层次时,就会感觉到原来自己真的做的不到位,对父母造成了很多的误解。在农村,很多家长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不知从何做起,认为自己未能给子女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子女的需求和愿望,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子女晚熟,对于父母的依赖太大,自己都已成家却还是个小孩似的。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自己经历了生活的磨练,才会懂得勤俭持家,现在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父母对子女大包大揽,什么都不要子女做,结果步入社会后一遇到挫折经不起打击,有时子女还会抱怨父母没有能力给自己买房买车。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非常普通的东西,但如果自己不当家,很难体会有时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自然也不会太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人只有自己长大断了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所有的生活开支都得靠自己的努力,那时才能体会到原来以前父母不是不舍得,而是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一方面父母要舍得放手,让子女自己去闯荡,另一方面子女要自觉,什么样的年龄自己应该经历什么事,凡事不要指望父母操办。
很多人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呢?每到父亲节、母亲节时,朋友圈里各种心灵鸡汤,各种孝顺的话语刷屏了,可现实生活中给父母转账500元都得思考许久。现在农村有很多人虽然已成家,但自己生完小孩却不带,小两口外出打工过着二人世界,如果小孩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就会抱怨父母没带好,没有一点感恩的心,更多的是责备。真正能够体会父母养育之恩的,一定是那些自己带小孩的子女,经历了小孩成长的全过程,特别是小孩3岁以前,各种哭闹是常事,吃喝拉撒睡都得照看好,万一生病啥的更是彻夜难眠,如果自己把小孩丢给爷爷奶奶带,哪能体会的到其中的辛酸?
人生在世,每个年龄段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但无论外界怎么变,对你最无私最真心的一定是自己的父母,只有他们有的,会愿意舍弃自己的享受而成就你的需求。微尘微视界出生于普通农村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艰辛,所以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18岁后从来没有伸手向父母要过什么,坚持的原则是让父母放心,不给他们增加麻烦,当然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人心都是肉长的,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要学会珍惜与理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父母,让父母生活上过的舒适,精神上过的踏实,其实很多时候孝敬父母真的与金钱没有太大关系,重点是用真心换真心。
《增广贤文》中有句很受启发的话,“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不要小看生活中的一些平常事,如果能把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做好,将来无论身处何处,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会迎刃而解,一个人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磨练出来的。
相关问答
“养儿方知父母恩”是一句俗语,全句是“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自己成家之后才知道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这么贵,才懂得原来顾家原...
[最佳回答]结婚方知油盐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最佳回答]就是等你有孩子了,就知道你父母要与你有多不容易了!子女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有时甚至误会父母的苦心,而父母仍然义无返顾的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
“少年不识双亲意,养儿方知父母恩。”看似简单直白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道出了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含辛茹苦的付出,饱含着子女在长大成人后对父母的...
中华美德贤文的版本是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始知父母恩,还有其它版本,但差不离是盐米什么的中华美德贤文的版本是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始知父母恩,还有其它版...
年少时,我们往往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和艰辛,只知道享受他们的爱和关怀。直到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才逐渐领悟到父母的不易和恩情。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包括时...
谢谢邀请,在我的家乡孝感,有一句俗语说的是:养儿不知娘的苦,养女难报父母恩,意思是说男孩子不用生孩子,不知道母亲的辛苦,养女儿等女儿长大,做母亲以后才...谢谢...
感谢😊邀请!现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养儿养女孝顺不孝顺,知恩不知恩不在乎性别,而最在乎的是“家教问题”。常言说:“棍棒之下出孝子,娇养儿子无义狼”!是...那...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生儿育女就不会了解父母养育自己长大是多大的恩情不生儿育女就不会了解父母养育自己长大是多大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