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维勤《胖补气,瘦补血》 第一章气血平衡是健康的根本

第一节 人活一口气,养气就是养命

健康秘诀是:天地要阴阳和谐,人体要气血平衡。

什么是气呢?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的气有肝气、肺气、肾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气,是人体的动力。气是生命之本。古人说:“气聚则生,气散则亡。”《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身体内的气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身体内的气具有人体发动机的功能。人的生长发育、脏腑的活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都需要气的激发和推动。一个人如果气虚,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经络的功能就会减退,或血行滞缓,或水液不化,或津液不布,或痰湿内生。

其次,气具有人体空调机的功能。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不能高也不能低。维持在36.5℃左右。当外面的温度降低时,人体内的气就开始收敛、关闭,以便保持体温,这就是人一遇到寒冷就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原因;当外面的温度升高时,人体内的气便开始发散,将多余的热排出体外,这就是人遇热会出汗的原因。现在很多人都借助体外的空调机,天热了,开冷风,天冷了,开热风。殊不知,体外的空调用多了,体内空调的功能就会减弱,所以,现在的人越来越容易发热,也越来越畏寒惧冷。

气还具有人体稳压机的功能。人体内的各种脏腑器官时刻都在承受着地球的引力,按照物理学原理,它们随时随地都有下垂的可能,但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相对稳定呢?这是因为气,气的运动在人体内产生的力量,能抵消掉地心引力,使之保持平衡。不仅如此,气产生的力量还可以统帅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还可以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布和排泄。如果人的气虚,器官就容易下垂:脾胃之气虚弱,胃就容易下垂;肝气虚弱,肝就容易下垂;肾气虚弱,肾就容易下垂;中气不足,脾肾亏虚,子宫就容易下垂。

最后,气还具有人体能量转换机的功能。在大自然中,水能可以转化为电能,风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在人体中,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肾水可以转化为肾气,血可以转化为汗,水谷可以转化为血……总之,身体内精、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及新陈代谢都是靠气来实现的,我们称这一能量转化的过程为“气化”。人体气足,气化功能就强;人体气虚,气化功能就弱。

所以,气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长寿。

声如洪钟的人一般都活得比较长,因为他们的底气足。底气足的人体内气的运动有力,气化功能强大,可以化邪、化湿、化寒、化毒、化脂、化瘤、祛百病,即便是吃了一些有害物质,也没有多大关系,身体很快能将它“气化”,代谢出体外。相反,体内气虚,说话有气无力的人,一般身体都不太好,经常大病小病不断。这样的人,即便天天吃无毒无害的食品,也可能由于运化不良,残渣留存在体内,各种疾病便由此而生。

气虽然是生命之本,但是盲目补气不正确。气不能太过,过犹不及,中医大师朱丹溪曾说过:“气有余便是火。”张景岳说:“气不足便是寒。”

气大伤血,气太过了,血就会虚。常有病人问我,上火了,口腔溃疡,牙齿疼痛,咽喉干痛,身体感到燥热,大便干燥,应该吃什么药才能祛火。这个火,实际上就是我们身体内多余的气。气太过了,就形成了火,火太大了,就会催逼着血在身体内肆无忌惮地乱行。人不能太寒,也不能火大。有人一吃人参补气,鼻血就长流,就是因为他们的气本来就不缺,一补就补过了头。这样既伤了气又伤了血。因此,过和不及,都不是长寿之道。

第二节 血是气之根,血足气就旺

人最根本的只有两样:一是气,一是血。《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生命的根本,至于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这个根本而运行的。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气和血一阴一阳,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血的生成离不开气,气也不能离开血而独存。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女性抱怨皮肤粗糙、松弛老化,长斑、掉发。其实,这些症状都是气血失衡引起的。气血失衡,气不能将血液按时送到皮肤,皮肤缺少营养物质的滋养,当然就会粗糙、松弛、老化:气血失衡,血就会停留在皮肤表面,形成色素,积淀在哪里,哪里就成了斑。斑是什么? 斑就是气滞血淤的标志。发为血之余,气血失衡,头发自然会脱落。因此,真正的美容应该从调理气血开始。一个人只要气血平衡了,面色就会白里透红,神清气爽,吃得下,排得出,睡得香,浑身上下充满活力,无病无痛,既健康又美丽。

气血失衡有以下几种情况:气滞血淤

人体内的气是不断运动的,气升气降、气出气入,血液的流动、能量的转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泄……这一切都依赖气的运动。然而,一天,气的运动在身体的某个地方突然停滞了下来,接着,血液的流动也随之停滞了下来……这就是气滞血淤。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滞血淤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疾病。气滞血淤出现在心脏,人就会心慌、胸闷、心绞痛,最后患上心脏病。气滞血淤出现在肺上,人就会呼吸困难,患上哮喘、肺炎和肺结核。气滞血淤出现在胰腺上,人就会血糖升高,患上糖尿病。气滞血淤出现在肝

就会脾气急躁,患上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气滞血淤出现在胃上,人就会胃酸、胃痛,患上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气滞血淤出现在脑部,大脑供血不足,轻则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重则会患上脑溢血、脑血栓、脑梗死、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气不摄血

气是血的统帅,统帅孔武有力,血就会一切行动听指挥。一旦统帅的力量减弱,血就会擅自做主,溢出脉外来,这时人便会出现吐血、便血、崩漏、皮下淤斑等情况。

气虚血淤

人体的气并不虚弱,却被堵塞住了,这样导致的血淤,叫气滞血淤。人体的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这样导致的血淤,叫气虚血淤。气虚血淤兼有气虚和血淤之象,常常会引起胸腹疼痛和突然中风。

气随血脱

气血相互依存,当血液大量流失之时,气无所依,便会随之外脱。气脱阳亡,这时人就会脸色苍白、手足冰冷、大汗淋漓,严重者则会当场昏迷。

气血两虚

气虚血也虚,这种情况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引起,此时的人弱不禁风,面色淡白或萎黄,常常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总之,气与血就像一对夫妻,一阳一阴,谁也离不开谁,二者和谐,身体就会平安,

它们一闹矛盾,人就会坐立不安。

第三节气血越平衡,人的寿命就越长

一棵树,最重要的是根,树叶枯黄了,从上面很难找出原因,将目光下移,一看树根,是水浇多了,还是早了,是生虫了,还是该松土了,你一眼就会明白。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气血,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了,眼睛不能只盯着这个部位,应从气血去寻找原因。气血一平衡,疼痛自然会消失。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气血这个根本入手,恐怕你只能在身体的上下左右疲于奔命了。为什么呢?因为气血是流动的,疾病也是移动的。

我时常将身体比喻为一个桶,将疾病比喻为桶里的水,将气血比喻为组成这只桶的几块木板。从生到死,疾病一直都潜伏在我们的身体里,就像桶里的水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疾病一直潜伏,不要流淌出来。长寿者之所以活得长,是因为他将水桶装满了水:天折者之所以活得短,是因为他桶里的水只装了很少的一点,就漏掉了。请大家注意:

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人能活多久,不是由身体最强的那一部分决定,而是取决于身体最弱的那一部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受损,气血就会严重失衡;气血失衡,体内那几块木板就会长短不齐;木板长短不齐,水就会从短板处流出。

一个人身体99%都很好,只要1%出现了问题,而且问题很严重,那么,他的身体就会由最差的这1%来决定。身体的好坏不取决于你好的部分有多好,而是取决于你差的部分有多差。所以,养生的宗旨就是寻求身体的平衡,而身体平衡的关键就是气血的平衡。气血一平衡,身体好的部分虽然不是很突出了,但差的部分却会好起来。这样,你的短板就变长了。

所以,气血是养生的中心,平衡是气血的宗旨。将气血调得平衡,体弱的人可以长寿:气血如果失衡,身壮如牛的硬汉也可能一夜暴死。

中医谈:胖补气,瘦补血

气不足则会胖,血不足则会瘦,对于极胖和极瘦之人来说,平衡气血总的思路就六个字: 胖补气,瘦补血。气血一平衡,胖人就会变瘦,瘦人就会变胖,身体内的各种不适感就会自动消失。

胖补气瘦补血全文免费阅读 胡维勤《胖补气,瘦补血》 第一章气血平衡是健康的根本

胖补气

体重与气血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为什么会胖呢? 有人说胖是因为吃得太多,营养过剩。这话有点道理,但又不全面,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吃得比谁都多,可是人却很瘦,还有一些人,吃得很少,照样很胖,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喝凉水都长肉”。人之所以胖,是因为气虚。气虚之后,人体内气的运动就没有了力量,气化功能就弱了下来。气化功能一弱,脂肪和其他杂质就不能正常被代谢出体外,于是,人就胖了起来。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则是判断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

胖补气瘦补血全文免费阅读 胡维勤《胖补气,瘦补血》 第一章气血平衡是健康的根本

胖人与瘦人

人又为什么会瘦呢? 有人说,瘦是因为吃得少,营养不良。这话也有点道理,但还是不全面。的确,许多瘦人都是自己饿瘦的,但还有很多瘦人吃得很多,就是不长肉。人之所以瘦,是因为血虚。血虚,火就旺。火是什么? 火就是多余的气。瘦人身体内的气太多了,太足了,大大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就像一个车轮子,正常的运转是每分钟 60 圈。气虚了,动力不足,车轮子每分钟只能转 30 圈,这样一来脂肪就形成了堆积。气太多,动力太大了,车轮子每分钟转了 120 圈,不仅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而且把不该气化的也气化掉了,瘦人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都呈现出了病理性的亢进状态,所以,他们血虚多火。血虚是消瘦真正的原因,而消瘦则是判断一个人血虚最明显的指征。

胖补气瘦补血全文免费阅读 胡维勤《胖补气,瘦补血》 第一章气血平衡是健康的根本

中医看病叫调理,西医看病是治病。调理就是要让全身的气血平衡,而治病则是要把病控制住。调理的方法是疏导; 治病的方法是对抗。人什么部位不舒服了,我们中医首先要围绕气血来辨证,看身体是阴盛呢,还是阳盛; 是寒证呢,还是热证; 是表证呢,还是里证; 是虚证呢,还是实证。然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经过一番疏导调理之后,人的气血慢慢平衡了,疾病自然就好了。不仅如此,中医调理经常还会带来一些额外的惊喜。比如,一位胖子本来是找中医减肥,那中医便以补气为主,几个月之后,不仅体重减轻了,令人没想到的是,他患了七八年的脂肪肝也被调好了。又比如,一位瘦子的肝不好,他来找中医调肝,中医便给他补血,谁知几个月之后,他的肝不仅好了,而且十几年的老胃病也消失了,人也胖了起来。

相关问答

十种气血双补的中成药是什么_千问健康

我想了解一下十种气血双补的中成药是什么?

气血两虚的问题

[回答]你好!不知道你所说的火麻是指大麻还是火麻仁,如果是火麻仁的话.火麻仁可用于润燥滑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建议对于气血两虚的人可以用黄芪,...

黄芪配什么降血糖最快_黄芪配哪个药降血糖最快|中国医药信息...

[回答]黄芪药性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

补血补气吃什么最好_千问健康

自己前段时间检查发现气血不足,我想问一下补血补气吃什么最好?

总是上火身体越来越瘦是什么愿因_千问健康

总是上火身体越来越瘦是什么愿因_千问健康

吃什么补气_千问健康

我是先天性的气血不足,一直都吃了很多益气补血的产品,可是都没有什么效果,平时我的嘴唇发白,每天都脑袋发晕,没有什么力气,吃了那么多的补药没什么效果。

补气吃什么最好_千问健康

补气可以适量吃黑米粥,黑米里面富含十五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有多种维生素的营养成分,具有滋养脾胃的效果,黑米粥非常适合在春天食用,特别是产后体...

补肾补血补气的食物有哪些_千问健康

我感觉我的身体不是很好,想要补一下。想问一下补肾补血补气的食物有哪些?

补气养血口服液的功效,请问补气养血口服液的功效?_千问健康

大夫你好,我想了解一下,请问补气养血口服液的功效

乌鸡白凤丸的十大功效_千问健康

朋友在服用乌鸡白凤丸,请问乌鸡白凤丸的十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