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没一丝风尘;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蹿着。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
这时候,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子高加林,正光着上身,从村前的小河里蹚水过来,几乎是跑着向自己家里走去。他是刚从公社开毕教师会回来的,此刻,浑身大汗淋漓,汗衫和那件漂亮的深蓝的确良夏衣提在手里,匆忙地进了村,上了[插图]畔,一头扑进了家门。他刚站在自家窑里的脚地上,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低沉的闷雷的吼声。
他父亲正赤脚片儿蹲在炕上抽旱烟,一只手悠闲地捋着下巴上的一撮白胡子。他母亲颠着小脚往炕上端饭。
老两口见儿子回来,两张核桃皮皱脸立刻笑得像两朵花。他们显然庆幸儿子赶在大雨之前进了家门。同时,在他们看来,亲爱的儿子走了不是五天,而是五年;像是从什么天涯海角归来似的。
老父亲立刻凑到煤油灯前,笑嘻嘻地用小指头上专心留下的那个长指甲打掉了一朵灯花,满窑里立刻亮堂了许多。他喜爱地看着儿子,嘴张了几下,也没有说出什么来。老母亲赶紧把端上炕的玉米面馍又重新端下去,放到锅台上,开始张罗着给儿子炒鸡蛋,烙白面饼;她还用她那爱得过分的感情,跌跌撞撞走过来,把儿子放在炕上的衫子披在他汗水直淌的光身子上,嗔怒地说:“二杆子!操心凉了!”
高加林什么话也没说。他把母亲披在他身上的衣服重新放在炕上,连鞋也没脱,就躺在了前炕的铺盖卷上。他脸对着黑洞洞的窗户,说:“妈,你别做饭了,我什么也不想吃。”
老两口的脸顿时又都恢复了核桃皮状,不由得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都在心里说:娃娃今儿个不知出了什么事,心里不畅快?一道闪电几乎把整个窗户都照亮了,接着,像山崩地陷一般响了一声可怕的炸雷。听见外面立刻刮起了大风,沙尘把窗户纸打得啪啪价响。
老两口愣怔地望了半天儿子的背影,不知他倒究怎啦。
“加林,你是不是身上不舒服?”母亲用颤音问他,一只手拿着舀面瓢。
“不是……”他回答。
“和谁吵架啦?”父亲接着母亲问。
“没……”
“那倒究怎啦?”老两口几乎同时问。
“……”
唉!加林可从来都没有这样啊!他每次从城里回来,总是给他们说长道短的,还给他们带一堆吃食:面包啦,蛋糕啦,硬给他们手里塞;说他们牙口不好,这些东西又有“养料”,又绵软,吃到肚子里好消化。今儿个显然发生什么大事了,看把娃娃愁成个啥!高玉德看了一眼老婆的愁眉苦脸,顾不得抽烟了。他把烟灰在炕栏石上磕掉,用挽在胸前纽扣上的手帕揩去鼻尖上的一滴清鼻涕,身子往儿子躺的地方挪了挪,问:“加林,倒究出了什么事啦?你给我们说说嘛!你看把你妈都急成啥啦!”
高加林一条胳膊撑着,慢慢爬起来,身体沉重得像受了重伤一般。他靠在铺盖卷上,也不看父母亲,眼睛茫然地望着对面墙,开口说:“我的书教不成了……”
“什么?”老两口同时惊叫一声,张开的嘴巴半天也合不拢了。
加林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说:“我的民办教师被下了。今天会上宣布的。”
“你犯了什么王法?老天爷呀……”老母亲手里的舀面瓢一下子掉在锅台上,摔成了两瓣。
“是不是减教师哩?这几年民办教师不是一直都增加吗?怎么一下子又减开了?”父亲紧张地问他。
“没减……”
“那马店学校不是少了一个教师?”他母亲也凑到他跟前来了。
“没少……”
“那怎能没少?不让你教了,那它不是就少了?”他父亲一脸的奇怪。
高加林烦躁地转过脸,对他父母亲发开了火:“你们真笨!不让我教了,人家不会叫旁人教?”
老两口这下子才恍然大悟。他父亲急得用瘦手摸着赤脚片,偷声缓气地问:“那他们叫谁教哩?”
“谁?谁!再有个谁!三星!”高加林又猛地躺在了铺盖上,拉了被子的一角,把头蒙起来。
老两口一下子木然了,满窑里一片死气沉沉。
这时候,听见外面雨点已经急促地敲打起了大地,风声和雨声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窗户纸不时被闪电照亮,暴烈的雷声接二连三地吼叫着。外面的整个天地似乎都淹没在了一片混乱中。
高加林仍然蒙着头。他父亲鼻尖上的一滴清鼻涕颤动着,眼看要掉下来了,老汉也顾不得去揩;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他母亲身子佝偻着伏在炕栏石上,不断用围裙擦眼睛。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
外面暴风雨的喧嚣更猛烈了。风雨声中,突然传来了一阵“轰隆轰隆”的声音——这是山洪从河道里涌下来了。足足有一刻钟,这个灯光摇晃的土窑洞失去了任何生气,三个人都陷入难受和痛苦中。
这个打击对这个家庭来说显然是严重的。对于高加林来说,他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爱的文科深入钻研。他最近在地区报上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全是这段时间苦钻苦熬的结果。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将不得不像父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他虽然没有认真地在土地上劳动过,但他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在这贫瘠的山区当个农民意味着什么。农民啊,他们那全部伟大的艰辛他都一清二楚!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不必隐瞒,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虽然这几年当民办教师,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几年以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他再努力,争取做他认为更好的工作。可是现在,他所抱有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了。此刻,他躺在这里,脸在被角下面痛苦地抽搐着,一只手狠狠地揪着自己的头发。
对于高玉德老两口子来说,今晚上这不幸的消息就像谁在他们的头上敲了一棍。他们首先心疼自己的独生子:他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苦,嫩皮嫩肉的,往后漫长的艰苦劳动怎能熬下去呀!再说,加林这几年教书,挣的全劳力工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并不紧巴。要是儿子不教书了,又急忙不习惯劳动,他们往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们老两口都老了,再不像往年,只靠四只手在地里刨挖,也能供养儿子上学“求功名”。想到所有这些可怕的后果,他们又难受,又恐慌。加林他妈在无声地啜泣;他爸虽然没哭,但看起来比哭还难受。老汉手把赤脚片摸了半天,开始自言自语叫起苦来:
“明楼啊,你精过分了!你能过分了!你强过分了!仗你当个四大队书记,什么不讲理的事你都敢做嘛!我加林好好地教了三年书,你三星今年才高中毕业嘛!你怎好意思整造我的娃娃哩?你不要理了,连脸也不要了?明楼!你做这事伤天理哩!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睁眼呀!可怜我那苦命的娃娃啊!啊嘿嘿嘿嘿嘿……”
高玉德老汉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两行浑浊的老泪在皱纹脸上淌下来,流进了下巴上那一撮白胡子中间。
高加林听见他父母亲哭,猛地从铺盖上爬起来,两只眼睛里闪着怕人的凶光。他对父母吼叫说:“你们哭什么!我豁出这条命,也要和他高明楼小子拼个高低!”说罢他便一纵身跳下炕来。
这一下子慌坏了高玉德。他也赤脚片跳下炕来,赶忙捉住了儿子的光胳膊。同时,他妈也颠着小脚绕过来,脊背抵在了门板上。老两口把光着上身的儿子堵在了脚地当中。
高加林急躁地对慌了手脚的两个老人说:“哎呀呀!我并不是要去杀人嘛!我是要写状子告他!妈,你去把书桌里我的钢笔拿来!”
高玉德听见儿子说这话,比看见儿子操起家具行凶还恐慌。他死死按着儿子的光胳膊,央告他说:“好我的小老子哩!你可千万不要闯这乱子呀!人家通天着哩!公社、县上都踩得地皮响。你告他,除什么事也不顶,往后可把咱扣掐死呀!我老了,争不得这口气了;你还嫩,招架不住人家的打击报复。你可千万不能做这事啊……”
他妈也过来扯着他的另一条光胳膊,顺着他爸的话,也央告他说:“好我的娃娃哩,你爸说得对对的!高明楼心眼子不对,你告他,咱这家人往后就没活路了……”
高加林浑身硬得像一截子树桩,他鼻子口里喷着热气,根本不听二老的规劝,大声说:“反正这样活受气,还不如和他狗日的拼了!兔子急了还咬一口哩,咱这人活成个啥了!我不管顶事不顶事,非告他不行!”他说着,竭力想把两条光胳膊从四只衰老的手里挣脱出来。但那四只手把他抓得更紧了。两个老人哭成一气。他母亲摇摇晃晃的,几乎要摔倒了,嘴里一股劲央告说:“好我的娃娃哩,你再犟,妈就给你下跪呀……”
高加林一看父母亲的可怜相,鼻子一酸,一把扶住快要栽倒的母亲,头痛苦地摇了几下,说:“妈妈,你别这样,我听你们的话,不告了……”
两个老人这才放开儿子,用手背手掌擦拭着脸上的泪水。高加林身子僵硬地靠在炕栏石上,沉重地低下了头。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声,令人毛骨悚然。
他妈见他平息下来,便从箱子里翻出一件蓝布衣服,披在他冰凉的光身子上,然后叹了一口气,转到后面锅台上给他做饭去了。他父亲摸索着装起一锅烟,手抖得划了十几根火柴才点着——而忘记了煤油灯的火苗就在他的眼前跳荡。他吸了一口烟,弯腰弓背地转到儿子面前,思思谋谋地说:“咱千万不敢告人家。可是,就这样还不行……是的,就这样还不行!”他决断地喊叫说。
高加林抬起头来,认真地听父亲另外还有什么惩罚高明楼的高见。
高玉德头低倾着吸烟,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过了好一会,他才扬起那饱经世故的庄稼人的老皱脸,对儿子说:“你听着!你不光不敢告人家,以后见了明楼还要主动叫人家叔叔哩!脸不要沉,要笑!人家现在肯定留心咱们的态度哩!”他又转过白发苍苍的头,给正在做饭的老伴安咐:“加林他妈,你听着!你往后见了明楼家里的人,要给人家笑脸!明楼今年没栽起茄子,你明天把咱自留地的茄子摘上一筐送过去。可不要叫人家看出咱是专意讨好人家啊!唉!说来说去,咱加林今后的前途还要看人家照顾哩!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加林妈,你听见了没?”
“嗯……”锅台那边传来一声几乎是哭一般的应承。
泪水终于从高加林的眼里涌出来了。他猛地转过身,一头扑在炕栏石上,伤心地痛哭起来。
外面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只听见大地上淙淙的流水声和河道里山洪的怒吼声混交在一起,使得这个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人生路途漫漫,当你一无所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还有人在身旁默默的支持着你、鼓励着你,这是一种幸运。而如果,在你功成名就的时候,你选择抛弃了曾经坚定守护你的人,这就是一种忘恩。人到何时都不应该忘本,无论面前摆放着多么大的富贵,都不应该放弃曾经最爱你的人。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讲述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
路遥《人生》
《人生》是路遥创作的第一部经典中篇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路遥的文学之路开始步入巅峰,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这部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学术争议,不仅因为它是理想童话和现实悲剧的矛盾结合,它所描述的爱情悲剧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索。
主人公高加林虽然是贫苦人家长大的孩子,但因为父亲和母亲十分心疼他们这个唯一的独子,因此从不让他干一点儿农活。父亲高玉德早已年迈,却还是每天顶着残酷的烈日在田地里没日没夜的耕地。高玉德与妻子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多省下一些钱让儿子高加林好好读书写字,高玉德一生别无所求,唯一的期望就是自己这个独苗儿子可以不再像自己一样终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希望高加林可以摆脱农民这种被拴在地里的苦日子,吃上一碗知识分子的"体面饭"。而高加林呢,也是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一直努力读书。高中毕业以后,高加林回到了农村一家民办的学校当老师,在这样封闭、贫穷不堪的农村,没有任何背景的高加林可以获得这样难得的机会,全家人都认为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高玉德高兴的以为自己的辛苦终于是没有白费,儿子高加林终于摆脱了只能指望土地生活的贫苦命运,成为了村子里为数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
电影《人生》
然而好景不长,高加林在学校任职不到三年,就莫名其妙的被辞退了。苦苦询问原因才知道,原来是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今年刚高中毕业,顶替了高加林的位置。听到这个消息的高玉德和妻子简直是五雷轰顶,他们仿佛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
那一晚,只听见外面的雨点急促地敲打着大地,窗纸不时被闪电照亮,暴烈的雷声也在接二连三的吼叫着。高加林躺在了炕上,用被子死死的蒙着头,而高玉德和妻子木然地呆坐着。这样的沉默足足持续了一刻钟,灯光摇晃着的土窑洞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生气,三个人都陷入了难受和痛苦之中。该怎么办呢?
电影《人生》
对于高加林来说,因为家里实在没钱,高中毕业无法上大学已经成为了高加林心中抹不掉的精神创伤,亏得回来这三年,一直在学校任教,他既可以不参加体力劳动,又有闲暇的时间继续学习,他已经在地区报上发表了两三篇诗歌和散文了,眼看着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刚刚有起色,如今却一下子失去了工作。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高加林只能像自己的老父亲一样在土地上没日没夜的干着繁重的农活儿,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他虽从未在心中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并为他们一生所付出的伟大艰辛所感动着,但这些年,他拼命的读书,不就是为了摆脱这个贫瘠的山区吗?
电影《人生》
这些日子,高加林一直在想着努力考试,希望转正成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他在更加的努力,终有一天可以走出山区,过他想要的生活。然而现在呢?高加林望着自己父亲那双颤抖着的、早已经充满老茧的手,明白失去工作的他,只能回到土地上,成为土地的奴隶了。高加林的脸在被子里痛苦的抽搐着,他的一只手,在狠狠地拽着他自己的头发。高玉德的心情也变得复杂了起来,从小他们就对高加林娇生惯养着,从未做过半点重活,如今让加林去地里干活,他能受得了吗?高玉德老两口已经太过于年迈了,他们已经没有靠自己的四只手在地里挖也要供儿子"求功名"的那个勇气了,如今的高玉德只是想到了以后各种各样的可怕后果感到万分的惊慌。过了很久,高加林忽然从床上跳了起来,拿起笔,决心要往县政府写一份举报信。夜已深了,高加林的母亲为他披上了一件蓝色的衣服,叹息了一声,悄悄地离开了。
电影《人生》
高加林寄出那封举报信后,在家等了几天,却迟迟没有回音,高加林望着父母苍老、愁苦的面容,他知道,自己必须去地里为父母分担农活了。高加林秉着一股劲跳起来,就往山里走去。然而,从未干过农活的高加林,干起活儿来是笨手笨脚的,村子里的人窃窃私语地议论起高加林,这让心高气傲的高加林感到了极大的羞辱,内心越发的痛苦了。
电影《人生》
但高加林不知道,他的身边一直有位贤惠、漂亮的女孩在默默地注视着他。这个时常思念着高加林、担心着高加林的姑娘就是与高加林同村的刘巧珍。巧珍心里一直都在暗恋着高加林,然而巧珍却因为自己没有读过书,而十分的自卑,巧珍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高加林,所以只是选择默默的守护。但现在,高加林失业了,他也回到了田地里,成为了一个农民。巧珍的心里是既高兴又难过,高兴是因为自己终于有机会让高加林注意到自己了,难过是因为,她看出了高加林自己因为失业而被痛苦折磨着。看着高加林被繁重的农活折磨着,刘巧珍多次想上前帮助,却又因为胆怯而退缩了,她怕自己这样做会更加伤害到高加林自尊心。
有一天,村子里的马栓忽然托人到巧珍家里来提亲,巧珍这才慌了神,她终于按捺不住心中那颗强烈爱恋高加林的心,决定去和高加林表白。那一天,高加林被父母要求上集市上去卖家里蒸好的馒头,换几个钱,巧珍一路悄无声息地跟在高加林后面,她知道,碍于面子的高加林是怎么也不愿意开口叫卖的,果然,半天过去了,高加林一个馒头都没有卖出去。眼看集市由最初的热闹变得逐渐安静了下来,晚霞也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正在高加林对着面前满满一筐馒头愁眉苦脸时,巧珍勇敢地站了出来,她买下了高加林的一整筐馒头,却瞒着高加林全部搬到了自己的姨家。巧珍与高加林肩并着肩走在回来的路上,高加林才第一次好好看了看这个害羞的姑娘,他觉得夕阳照在巧珍的脸上格外的柔美,巧珍的五官长得实在是太小巧精致了。
巧珍为了打破尴尬,主动开口说话了,她小心翼翼地和高加林聊起来,她说她知道高加林还不习惯做农活,她心疼高加林这几天把自己的手都磨破了,巧珍鼓起勇气对高加林说:"希望如果你不嫌弃,咱俩就一起过!"巧珍的脸颊红红的,而高加林却一下子愣在了原地,他没想到在自己的人生最低谷,竟还有女人向自己诉说爱情,高加林的心里五味杂陈,望着巧珍可爱的脸庞,竟觉得全身像是触电了似的一阵的酥麻,高加林一下子抱住了刘巧珍,用力的亲吻起来。
电影《人生》
回到家后的高加林冷静了下来,他感觉自己很是荒唐,心中充满了对巧珍的愧疚,可没过几天,高加林才猛然发现,原来刘巧珍真的都在默默地注视自己,默默地看着自己在地里干活,默默地看自己去井边打水,巧珍甚至每天都在精心地打扮自己,只为了让高加林多看自己一眼。但高加林看着这样美丽动人的巧珍,心里却愈发的自卑起来,他觉得自己现在一无所有配不上这么好的姑娘,因此时常回避着巧珍。善良的巧珍发现自己这样做,反而让高加林心里难过了,便又赶紧换上了自己平日里干农活的旧衣服。这一切都被高加林看在了眼里,他的内心被这个深深爱着自己的单纯女孩儿打动了。某一天,高加林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内心,他早就已经离不开巧珍了,一会儿见不到巧珍他的心里就会感觉空唠唠的。他疯也似的往巧珍家跑去,刚巧碰到了正要来寻他的巧珍,高加林一把将巧珍紧紧搂在了怀里。巧珍和高加林正式恋爱了,虽然巧珍的父亲极力地反对,但勇敢的巧珍完全不理会,现在的她太快乐了,即使村子里已经将他们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了,巧珍也依旧从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电影《人生》
然而高加林呢?他虽然与巧珍恋爱十分幸福甜蜜,但他的心中却依旧一刻也没有忘记想要离开农村的梦想。心思细腻的巧珍也隐隐约约的察觉到了高加林心中潜藏的不甘,但却还是不舍得劝高加林去城市闯一闯,因为她害怕,高加林如果真的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一日,高加林的叔叔从新疆部队退了下来,直接分到了县里工作,大队书记高明楼害怕自己让儿子顶替高加林的事情败落,赶忙四处寻找关系,擅自做主弄了一系列的假程序,给了高加林一个去城里当记者的机会。
高加林感到十分的欣喜,但他又想到了巧珍...他小心翼翼地询问巧珍的意见,巧珍先是沉默了片刻,但她看到了高加林期待的眼神,明白了高加林是怎么也不甘心一辈子留在农村的。巧珍强忍着心中的伤痛,鼓励高加林去大城市发展,得到了巧珍允许的高加林更是兴奋不已,他激动地抱了抱巧珍。
电影《人生》
去城里的那一天,巧珍满眼含着泪水去送高加林,高加林也一再地表示自己对巧珍的爱是绝不会改变的。高加林反复地安慰着巧珍,让巧珍放心,并保证,等自己混出个样子以后,就接巧珍去城里团圆,善良的巧珍坚定地相信着高加林,并且从那以后,每天都盼望着高加林能够回来,接她到城里结婚。
电影《人生》
如愿以偿到城市里工作的高加林感觉生活十分的舒适,他认为这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地方。他享受着这里的一切,并且更加努力的工作了。在工作期间,他遇到了自己曾经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他们愉快地吃过几次饭,回忆着高中在一起读书的时光,黄亚萍还与高加林分享自己在大学的生活经历,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了高加林。实际上,黄亚萍有一个恋爱多年的男友,他们也订婚了多年,这个男友也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学,名叫张克楠,可老实愚钝的张克楠令黄亚萍有一些不满意,黄亚萍是一个追求浪漫和激情的女孩子,然而张克楠却只想着和黄亚萍早些结婚,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黄亚萍心里甚至有一些鄙视张克楠了,她认为他的心里没有野心和抱负,只不过追求“老婆孩子热炕头”罢了。但是高加林呢?黄亚萍上高中时,就心里对这个长得高高大大、白白净净的大男孩有好感,但又知道,高加林是农民的孩子,以后可能还是要回到农村生活的,黄亚萍权衡了利弊,还是选择了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张克楠,但现在不一样了,高加林从农村走出来了,并且还是一个十分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黄亚萍又再一次喜欢上了高加林。
电影《人生》
她时不时地就会单独约高加林出来约会,起初高加林也是什么也没有多想,只当是朋友叙旧,可次数多了,也就心里逐渐明白了黄亚萍的心思。面对黄亚萍,高加林的心里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的心里仍然牵挂着巧珍,觉得如果自己和黄亚萍在一起,会十分对不起巧珍,另一方面呢,他又觉得和黄亚萍却是聊得十分投机。他似乎心里也是有那么一点儿的喜欢黄亚萍了。
电影《人生》
高加林左右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那一日,实在思念高加林的巧珍辛辛苦苦地坐车从农村来找高加林,见到巧珍的高加林也是十分的欢喜,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在农村恋爱的时光,然而时间久了,高加林却发现,如今的巧珍实在是与自己太没有共同话题了。巧珍是不识字的,高加林说什么都要和巧珍解释许多,不仅如此,高加林谈那些文学方面的大作家、大诗人,巧珍也是一概不知的,巧珍只能和高加林聊一下家长里短的小事,什么家里的鸡养的多大了,田地里的谷物长得有多高了,而这些高加林是完全也不关心的。这让高加林感觉十分的沮丧,他的心里情不自禁地就会想到黄亚萍,怀念着与黄亚萍谈论理想和创作的时光。这次高加林送巧珍离开时,巧珍说见高加林的被褥十分单薄,想着下次将自己家里的狗皮褥子带过来给高加林用。听到这话的高加林竟一下子恼火了,因为城市里是没有人用狗皮褥子的。巧珍望着高加林不耐烦的表情,很是震惊和失落,她似乎隐隐约约已经感觉到,高加林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电影《人生》
高加林很快就和黄亚萍在一起了,他们每天约会,聊着人生,聊着理想,高加林几乎要把巧珍完全抛在脑后了,他享受着黄亚萍带给自己的生活激情,憧憬着未来大城市的生活,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周围的同事,对他们议论纷纷,这些流言蜚语很快就传到了黄亚萍未婚夫张克楠的耳朵里,张克楠十分愤怒地找自己的女友理论,然而黄亚萍却毫不在意地提出了分手。张克楠不可思议地看着黄亚萍竟然真的不顾多年的感情,愤怒地与黄亚萍分手了。
电影《人生》
高加林和黄亚萍恋爱的事情也很快被村子里的人知道了,他们都在议论,甚至有人在巧珍的背后指指点点,这让巧珍十分的痛苦,却始终不敢相信高加林真的背叛了自己。高加林的父亲和村子里德高望重的德顺叔都忍不住地到城市来找高加林,高玉德大骂着儿子忘恩负义,德顺叔也是责骂高加林是现代的陈世美,和城市里的洋女人在一起,狠心抛弃了和高加林受苦受难的巧珍,他们指着高加林质问,他这样抛弃了巧珍,巧珍还怎么在村子里过呢?高加林的内心十分的痛苦,他的心里知道自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忘记了曾经那个无怨无悔在身边陪伴自己的巧珍。可正当高加林犹豫时,黄亚萍对他说,自己和父母要迁往南京了,如果高加林愿意和自己结婚,那么自己将会带着高加林一起去南京开始新的生活。此时的黄亚萍也是一颗心全部扑到了高加林的身上,她已经顾不得用什么手段了,她只希望能将高加林留住。
电影《人生》
高加林的贪欲吞噬掉了他对巧珍的最后一点愧疚之情。他决定与巧珍摊牌,和黄亚萍正式结婚。那一日,他又见到了巧珍,巧珍还如曾经一样,眼里闪烁着对高加林的浓浓爱意,高加林几次想要开口,但话总是噎在了嗓子中间,怎么也说不出来一个字。最后还是巧珍主动开口了,巧珍告诉高加林,自己早就知道与他恋爱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劝高加林不要过于自责好好在外发展。巧珍含着泪,对高加林说了一句我爱你,然后转身离去了。只留下失魂落魄、无比自责的高加林。
电影《人生》
过了几天,伤心失意的刘巧珍本打算一辈子都不再结婚,然而她的父母却无法忍受村子里的非议,逼着巧珍尽快结婚。曾经与巧珍提过亲的马栓又在一次出现了,他向巧珍表示,自己毫不介意巧珍的过去,希望巧珍可以答应嫁给自己,并且马栓向巧珍保证自己会一辈子对巧珍好,巧珍也可以毫无保留的将高加林放在心里。巧珍被马栓的一片真情打动了,答应了马栓的求婚。
电影《人生》
然而高加林那一边呢?正在高加林日思夜想要与黄亚萍同去南京发展时,张克楠的母亲从大城市回来了,张克楠的母亲一听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因为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被黄亚萍退了婚,心中这口气实在无法咽下,她写了一封长长的举报信,打算惩治高加林。凭借着张克楠母亲的人脉,高加林通过不正当手段到城市当记者的事情很快就败露了。高加林又一次被革职打回了农村。而黄亚萍虽然内心十分的痛苦,但却始终也下不了和高加林回农村生活的决心,含着泪与高加林分手了。黄亚萍一家搬到了南京,而高加林又回到了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
电影《人生》
回到农村的高加林,将自己锁在家里几天没有出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痛斥着自己忘记了本心。他想要找回巧珍,却得知,巧珍早已结婚。失魂落魄的高加林,怔怔地望向曾经巧珍送他离开的地方,他的心里感到莫大的痛苦,在嘴里喃喃道:“亲爱的人!我要是不失去你就好了...”说罢,高加林眼里的泪水就如同泉涌一般地流了出来。高加林猛地抬起头,发现了在一旁注视着他的德顺爷爷,德顺笑眯眯地看着高加林说道:“你还有眼泪呢?”德顺爷爷的皱纹一下子缩进了眼角,对着高加林说道:“娃娃呀,回来劳动这不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高加林告诉德顺他现在只想去死,然而德顺却依旧像是安慰自己的孩子一眼样安慰着高加林,用枯瘦的手指把四周的大山指了一个遍,告诉高加林,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地养活了我们,并劝慰着高加林万万不可灰心。
电影《人生》
高加林听了德顺爷爷的话,仿佛开了窍一般地站了起来,环顾着四周。德顺爷爷忽然之间泪水夺眶而出,告诉高加林,巧珍心里从未记恨过高加林,知道他又回到了山里,虽然心里明白自己已经绝不可能与高加林再续前缘,但到底是心里还是舍不得高加林受苦,大早上就和姐姐去求高明楼以后不要再为难高加林,并苦苦哀求高明楼再给高加林分一个老师的职位。德顺爷爷哽咽的说道:“你不要担心,书教成教不成没什么,好好重新开始活你的人吧。..啊,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听了这话的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了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不自觉地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相关问答
路遥的小说《人生》扉页上有着这么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句话出自作家柳青的《创业史》,它的原文是:“人生的道路虽然漫...
路遥(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男,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国作家...199...
路遥的《人生》总共二十三章《人生》,中篇小说,是著名作家路遥的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改革时期陕...
路遥《人生》原著结局:高加林走后门进入单位的内幕遭到了检举,高加林惨遭撤职。高加林与黄亚萍分手,再次回到了农村去找巧珍,遗憾的是,那个被她伤透了心的...
路遥自己说的:高加林虽然回了故乡的土地(当时是被迫的),但我并没有说他就应该永远在这土地上一辈子当农民。小说到是结束了,但高加林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在小...
路遥《人生》原著结局:高加林走后门进入单位的内幕遭到了检举,高加林惨遭撤职。高加林与黄亚萍分手,再次回到了农村去找巧珍,遗憾的是,那个被她伤透了心的...
主要内容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
截止到2019年6月《人生》没有续集。《人生》是作家路遥的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难以承...
路遥的人生可民必看书目啊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中短篇的,但写得非常好。女性主要就是刘巧珍还一个是黄亚萍当然其他的还有巧珍的姐姐、妹妹、母亲高加林的...